ID: 22754929

专题08 《经典常谈》知识梳理-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知识梳理

日期:2025-04-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3次 大小:2094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梳理,知识,专题,经典常谈,备战,2025年
  • cover
专题08 《经典常谈》知识梳理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生于江苏东海县,原籍浙江绍兴,因世代居住于扬州,自称扬州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教育家,杰出的民主战士。朱自清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留学英国,专攻语言学和英国文学。 作为散文家的朱自清先生,他是中国现代散文领域里成就很高的作家,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春》《匆匆》等。先生在诗歌理论、古典文学、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等领域,也都有很高的成就。学术论著有《新诗杂话》《诗言志辨》《经典常谈》等。 作为教育家的朱自清先生,他还是现代中国一位出色的语文教育家。朱自清1920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先后在杭州第一师范、扬州第八中学、吴淞中国公学、台州六师、温州第四中学、宁波四中等校任教,后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系主任,昆明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 丰富的教学经验,也让朱自清在语文教育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除了叶圣陶合著的《国文教学》《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标准与尺度》和《语文拾零》等教育论著,他还把语文教育的远大目标确定在了解本国固有的灿烂文化,加强民族意识并以此提高学生欣赏文学的水平。这种观念就促使他完成了《经典常谈》的创作。 《经典常谈》一书,写作时间在1938到1942年间,于1942年出版。当时朱自清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80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 全书分十三个章节,浅明而精辟地介绍了我国文化传统中的经典作品,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亦可看作是时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的朱自清,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进行的系统梳理。《经典常谈》文字要言不烦、通俗流畅,讲透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典籍精髓。全书通过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让读者对古文更亲近、熟悉,从而产生兴趣,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首选佳作。此外,书中还特别收录《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以飨读者。朱自清先生在这本小书里不仅讲了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五经四书,而且讲了历史的经典《春秋左传》《战国策》《史记》,以及诸子的经典,辞赋的经典,诗的经典,文的经典,简直是一部小而精的经典学史。他的目的在于使年轻一代了解整个传统文化,造就通才。书中的语言极其地通俗,而条理又是那样的分明,留心的读者不仅会感到经典流变的基本脉络,更会学到做学问的一般方法。 在写作《经典常谈》的1938至1942年间,朱自清不仅同时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与其师范学院国文系任教,而且还自1934年开始即参与到国民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主持的中小学国文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中,并在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7年10月,负责统筹这一工作的杨振声建议朱自清“可自己写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课文”,这成为了他在日后写作《经典常谈》的直接缘起。而朱自清在写作过程中,自觉遵循的标准也是完成一部“一般的读物”而非“考据的著作”。可见在他的自我期待中,相比于追求学术与文学层面上的价值,此书的主要功能乃是实现对于传统经典的教育普及。 1.《〈说文解字〉第一》 《说文解字》第一 先生从仓颉造字说起,相传仓颉有四只眼睛,间地上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动造成了文字。可是这一说法也经历了很多的更迭,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爱历篇》六章,胡母敬作了《博学篇》七章。有了这些标准字书,文字统一就容易进行了,才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一统局面。 东汉和帝时,许慎作的这一部《说文解字》,是一部划时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