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6011

四川省泸州市2025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69392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四川省,州市,2025届,高三三,三三,语文
    泸州市高2022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和画家或诗人一样,数学家也是模式的创造者。如果说数学家创造的模式比前者的更持久,那是因为这些模式是由思想构成的。 画家用形状和颜色创造样式,诗人用文字创造格律。一幅画中可能包含“思想”,但它的思想通常是老生常谈,并不怎么重要。在诗歌里,思想会更重要一些。但是,正如豪斯曼所坚持的那样,思想在诗歌中的重要性被习惯性地夸大了:“我无法说服自己,存在一种叫诗歌的思想的东西。诗歌不在于它要表达的内容,而在于它表达的方式。” “任怒海所有的波涛,也不能涤除君王的尊荣。”这诗还能更棒吗?会不会忽然觉得它的思想陈腐而不堪一击呢?思想上的匮乏似乎很难影响到语言的形式之美。 然而,数学家除了思想没有别的素材,所以他们创造的模式或许更持久,因为思想比文字更经得起时间的打磨。 同画家和诗人的模式一样,数学家的模式必定是美的。与色彩和文字相同,思想也必然会以某种和谐的方式组合。美是首要的试金石:丑陋的数学不可能永存。 在这里,我必须纠正一个至今仍普遍流传的误解,这就是怀特海所谓的“文人般的执迷”,即认为对数学审美的热爱“在每一代人里都只是少数怪人的偏执”。如今,很难找到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会对数学的美学魅力无动于衷。只要稍加反思,就足以戳穿“文人般的执迷”的荒谬。在每一个文明国家里,都有许多国际象棋棋手-比如在俄罗斯,几乎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会下棋;每位棋手都能分辨并欣赏那些“漂亮”的对弈或难题。然而,每个国际象棋难题只不过是纯数学里的一道练习题,国际象棋难题都是为数学写的赞美诗。 最好的数学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严肃的-如果你喜欢,也可以说它是“重要的”,但这个词很含 糊,而“严肃”更能表达我的意思。 我没有讨论数学的“实用”效果。眼下我想说的是,如果一个国际象棋难题是“无用的”,那么多数最棒的数学也一样,只有微乎其微的数学知识在实践中是有用的。一个数学定理的“严肃性”,是由和它相关的数学思想的重要性体现的,而不是它能有什么实用效果,这些效果通常可以忽略不计。 大致说来,如果某个数学思想能够以一种自然而富有启发性的方式和大量其他数学思想联系起来,那么它就是“重要的”。因此,一个严肃的数学定理,即一个和重要思想有关联的定理,很可能会使数学本身,甚至其他科学取得重要的进展。 定理的严肃性当然不依赖于它的结果,这些结果只不过是证明定理严肃性的证据。莎士比亚对英语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而奥特韦则几乎什么影响也没有,然而这并不是莎士比亚被认为是更优秀的诗人的原因。他之所以更优秀,是因为他写的诗更出色。就像奥特韦的诗歌一样,国际象棋难题的不足,不在于结果而在于其自身。 数学定理的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严肃性,甚至诗歌里的诗句之美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由其蕴含的思想决定的。思想对模式而言很重要,数学更是如此。 (节选自哈代《丑陋的数学不可能永存》,有删改) 材料二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数学是一门富有概括性的学问。抽象是它的特色。同是一个方程,弹性力学上是描写振动的,流体力学上却描写了流体动态,声学家不妨称它是声学方程,电学家也不妨称它为电报方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