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第2课时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4山西晋城期中)下图甲是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图乙是该城市地价分布概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e依次递减)。读图,完成1~3题。 甲 乙 1.乙图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 ) A.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 B.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 C.与商品产地距离大小的影响 D.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 2.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钢铁厂,厂址的最佳位置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3.⑤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 A.中心商务区 B.行政办公区 C.旅游休憩区 D.科教文化区 (2024江苏南通期中)北极村位于我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村兴建于1860年,定居人口以林木工人为主。近十年来,北极村重点发展主题旅游,兴建大规模民宿区,并将原先自发形成的停车场、售票处等游客接待设施外迁,在游客接待区与民宿区之间“留白”。下图示意北极村目前的空间结构。完成4~6题。 4.推测近十年来,北极村减少最显著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林地 B.耕地 C.水域 D.住宅用地 5.该地大规模民宿区未建在最北部的半岛上,主要是为了( ) A.改善地基条件 B.便于游客抵达 C.增加旅游空间 D.减轻生态干扰 6.游客接待区与民宿区之间的“留白”未来最适合建设 ( ) A.林木产品工厂 B.跨境旅游基地 C.豪华度假庄园 D.冰雪主题公园 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4安徽芜湖期末)亚运会场馆在主办城市中的空间分布情况于赛前引导城市建设,赛时影响赛事进行,赛后又作用于城市空间发展与转变。有学者基于21世纪以来亚运会场馆与城市空间关系,提出场馆分布三种模式(下图)。据此完成7~8题。 7.这三种模式中,对城市土地开发带动作用( ) A.最强的是分散式 B.最强的是内置集群式 C.最强的是拓展集群式 D.三种模式一样强 8.制约内置集群模式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条件 B.基础设施 C.周边环境 D.用地成本 (2024福建三明期末)乡村重构主要受到政府力、社会力、市场力和其他驱动力等的影响,乡村重构过程会带来乡村空间、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转变,包括土地利用结构转变、物质空间功能转变、土地发展权流转、社会关系网络重构等。下图为乡村重构过程分析框架。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乡村重构过程中,政府、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是( ) A.社会主导乡村的发展方向,市场和政府政策紧随社会的变化而调整 B.市场主导乡村的发展方向,政府政策和社会紧随市场的变化而调整 C.政府主导乡村的发展方向,市场和社会紧随政府政策的调整而变化 D.经济主导乡村的发展方向,政府、社会、市场紧随经济变化而变化 10.乡村重构对乡村空间、经济、社会的影响有( ) ①乡村土地利用结构由单一的农业用地为主转变为多种用地类型并存 ②用地类型与功能趋向多样化,形成了新的城乡混合土地利用空间形态 ③产业发展趋向多元化,出现了新的产业,形成多种产业并存与发展的格局 ④社会关系网络疏离化,人们之间交往减少,原来的熟人关系网络也被冲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2024四川南充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中的住区逐渐出现建筑设施老化、环境风貌杂乱、治理水平低下等问题,成为居住品质低下的老旧住区。城市老旧住区的空间分布与建设时序、功能区划、土地价格等因素息息相关,且老旧住区具有“传染”性,呈集聚分布态势。下图示意哈尔滨市区街道层面的老旧住区空间分布。 (1)判断甲地附近主要的城市功能区类型,并说明该地住区老化严重的原因。 (2)哈尔滨老旧住区多呈现集聚分布态势,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有人建议有序引导老旧住区住户向松花江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