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检测试卷(二)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 ΔH=+74.9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熵变、焓变均大于0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碳酸盐的分解反应中熵增大,因此任何条件下碳酸盐的分解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加,反应速率增大 C.在相同温度下,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充入相同物质的量的F2和Cl2,让它们与等量的氢气反应,反应速率相同 D.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 3.(2023·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二期中)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SO2和NO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SO2(g)+NO2(g) SO3(g)+NO(g) ΔH<0,测得SO3浓度随时间变化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反应时间/s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c(SO3)/(mol·L-1) 0.10 0.14 0.21 0.26 0.30 0.32 0.33 0.33 A.50 s时,SO3的生成速率为0.002 8 mol·L-1·s-1 B.40~90 s:v正>v逆 C.0~50 s的反应速率等于70~80 s的反应速率 D.110 s时,缩小容器容积,再次达到平衡后,SO2的转化率和浓度均与原平衡相同 4.对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 ΔH<0,下列能判定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断开一个N≡N的同时有6个N—H生成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D.N2、H2、NH3的分子个数比为1∶3∶2 5.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H2(g)和1 mol I2(g),压强为p Pa,并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H2(g)+I2(g)??2HI(g) ΔH<0,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保持容器容积不变,继续向其中加入1 mol H2(g),平衡正向移动 B.保持容器容积不变,继续向其中加入1 mol N2(g)(N2不参加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C.保持容器压强不变,继续向其中加入2 mol HI(g),重新达到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不变 D.提高起始反应温度,正反应速率减慢,逆反应速率加快,平衡逆向移动 6.合成氨反应是一种有效的工业固氮方法,解决了数亿人口生存问题,诺贝尔奖获得者埃特尔提出了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吸附解离的机理,通过实验测得合成氨过程中能量(E)变化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ad”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产物的总能量高 B.该反应历程中的决速步骤为N2ad+H2===Nad+3Had C.使用催化剂后,合成氨反应的ΔH和活化能均改变 D.工业上通常让合成氨反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来提高NH3的平衡产率 7.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H2,发生反应:2H2(g)+CO(g) CH3OH(g) ΔH<0。下列图像符合实际且t0时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8.(2023·山东烟台高二检测)下列实验的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或现象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或现象 A 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试管中盛有0.1 mol·L-1K2Cr2O7溶液,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H2O2CrO+2H+,向其中滴加10滴6 mol·L-1NaOH溶液,观察到溶液橙色加深 B 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两支试管中均加入5 mL淀粉溶液和两滴碘水,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1 mL 2 mol·L-1的硫酸溶液(必要时可加热),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1 mL唾液,观察现象 C 证明KI溶液与FeCl3溶液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