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9544

3.1.1 椭圆的标准方程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20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1397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3.1.1,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题目 椭圆的标准方程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内容 椭圆的定义 椭圆的一般方程 共焦点的椭圆系方程 4.相同离心率的椭圆系方程 内容解析 1.根据椭圆的定义解决轨迹方程问题,体会椭圆形成的条件 2.通过设椭圆方程:,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一般方程 3.归纳总结共焦点的椭圆系方程和相同离心率的椭圆系方程 并将其灵活应用在解题中,提高解题效率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轮复习之前已经对椭圆有了初步认识,但由于过去的时间较长,所以学生普遍对知识比较生疏,而且之前的学习也缺乏系统的认识和理解,缺少实际运用,没有形成系统的解题方法,缺少归纳和总结 三、目标和目标解析 目标 1.根据实际操作得出椭圆的定义,并利用点的轨迹方程进一步得出椭圆的标准方程,进而解决椭圆的有关问题,提升计算能力,发展数学运算的数学素养 2.通过椭圆的几何图形与代数计算之间的关系来渗透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目标解析 1.通过椭圆的定义解决有关轨迹方程问题 2.通过2a与2c的关系,体会椭圆形成的条件 3.会利用待定系数法、共焦点的椭圆系方程、相同离心率的椭圆系方程求椭圆的一般方程 教学重点 椭圆的定义以及椭圆的一般方程 教学难点 归纳共焦点以及相同离心率的的椭圆系方程 椭圆系方程在解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分析 教师引导 发现规律 学生归纳总结 形成 知识体系 熟练应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与数学问题 问题或任务与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或评价目标 环节一 内容1:椭圆的定义 符号语言: 注意事项: 当时,点的轨迹是椭圆; 当时,点的轨迹是线段; 当时,点的轨迹不存在。 教学情境1. 如图所示,A是圆O内一定点,B是圆周上一个动点,AB的中垂线CD与OB交于E,则点E的轨迹是(  ) A.圆 B.椭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解决问题1: (1)明确椭圆的定义 (2)知道当2a与2c大小不同时,形成点的轨迹不同,只有当2a>2c时形成的是椭圆. 学习任务1.根据椭圆的定义求轨迹方程 1.已知动点满足则动点P的轨迹是(  ) A.双曲线 B.线段 C.抛物线 D.椭圆 学习任务2.体会椭圆形成的条件 2.(多选)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已知定点,则满足的点P的轨迹是椭圆; B.已知定点,则满足的点P的轨迹是线段; C.到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为椭圆; D.若点P到定点的距离的和等于点到定点的距离的和,则点P的轨迹为椭圆。 椭圆的定义在今后的解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有必要让学生深刻认识,理解,掌握椭圆的定义及椭圆形成条件,为今后做题做好铺垫 环节二 内容2:. 椭圆的一般方程: 为椭圆的一般方程,其中 注意:求椭圆方程时可以将方程设为。 共焦点的椭圆系方程: .与椭圆有公共焦点的椭圆方程为 .与椭圆有公共焦点的椭圆方程为相同离心率的椭圆系方程: 与椭圆有相同离心率的椭圆方程为或 教学情境2. 1.已知两定点,且2|F1F2|=|PF1|+|PF2|,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是    2.已知某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且经过点,求该椭圆的标准方程; 解决问题2:椭圆的一般方程、共焦点的椭圆系方程、相同离心率的椭圆系方程 学习任务1.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方程 求经过两点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学习任务2.求共焦点及共离心率的椭圆方程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过点 与椭圆有相同的焦点 与椭圆有共同离心率的椭圆方程. 通过设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一般方程可简化计算量,提高准确率 求共焦点及共离心率的椭圆方程是求解椭圆方程的高频考点,此类椭圆系方程的总结可大大提高解题速度,方便学生快速得出正确答案 课堂小结 1.椭圆的定义: 2.椭圆的标准方程: 3.椭圆系方程: 4.数学思想方法: (1)数与形的结合,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2)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 六、目标检测与作业设计 1.已知,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