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9715

【核心素养】3.2 物态变化(第3课时)分层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04-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13413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核心,素养,物态,变化,3课时,分层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3.2 物态变化(第3课时) 分层练习 科学观念:理解蒸发的定义;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具有致冷的作用。 科学思维:运用模型解释蒸发,解释生活、生产中的蒸发现象。 探究实践:通过讨论、交流,在探究实验中学会应用分析观察的显现得出结论。 态度责任:感受日常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培养学生科学地看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究与合作的乐趣。 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汽化的是(  ) A.铁块化成铁水 B.盘子里的水晾干了 C.湖水表面结冰 D.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 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 C.秋天,早晨草木上露珠的形成 D.冬天,湖面的水结成冰 3.下列有关蒸发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B.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C.0℃时由于温度太低,水不能蒸发 D.液体蒸发吸热,具有降温作用 4.一件湿衣服按下列四种方式晾晒,最容易晾干的是(  ) A. B. C. D. 5.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  ) ①提高液体的温度 ②增大液体在空气中的表面积 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6.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B.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7.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如果从外界吸收不到热量,那么液体(  ) A.蒸发不能继续进行 B.蒸发能够进行,使液体温度升高 C.蒸发能够进行,使液体温度降低 D.蒸发能够进行,使液体温度保持不变 8.《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 A.加快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 B.提高湿纸的温度 C.加大湿纸的表面积 D.改变湿纸中的液体种类 9.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 A. B. C. D. 10.走进餐馆,热情的服务员给同学们各上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小科觉得有点烫,便用嘴巴吹了吹,下列有关吹气使开水变凉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吹来的风把开水周围的热空气赶跑了 B.吹来的风是凉的 C.吹来的风加快了开水的蒸发,水蒸发时要吸热 D.吃来的风把开水的热吹掉了 11.某学校劳动实践基地采用了膜下滴灌技术:水通过塑料管上的滴头被送到农作物根部进行灌溉,且在滴灌土壤上方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如图所示。该技术能减少水分蒸发的原因是(  ) A.滴灌增大了水的流速 B.滴灌降低了水的温度 C.覆膜减慢了水分表面空气的流速 D.覆膜增大了水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2.图甲所示的空调扇可以让人在夏天享受凉爽,图乙为其内部简化结构图,工作步骤如下: ①开启前先往储水箱中加入适量的水。 ②开启时,水泵不断地把水抽到宽大的网状湿帘上。 ③风机工作,加快湿帘周围的空气流动,送出冷风。 (1)空调扇能吹出冷风是由于湿帘上的水发生了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实现降温。 (2)抽水量相同时,将湿帘做的宽大可以达到更快的制冷效果,其依据的原理是    。 13.刚从开水锅里捞出的鸡蛋拿在手中不太烫,等蛋壳表面水分干了之后就很烫。这是因为(  ) A.蛋的内部温度很高,热量向外逐渐散发 B.蛋壳不容易传热,待手发烫要一段时间 C.蛋壳上的水未干时,水蒸发要吸收热量,由于蒸发很快,使蛋壳温度降低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4.若室内温度为20℃,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