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0076

第八章 运动和力 复习 课件 (共61张PPT)2024-2025学年教科版 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1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157637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八,PPT,八年级,教科,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第八章 运动和力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 《运动和力》章复习 本章小节 新课标要求 评价方向 摩擦力 2.2.3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 4.2.2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与摩擦力,是考试常考热点。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揭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因素,由此引出惯性概念,即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 。 二力平衡指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若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力便相互平衡,需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且同一物体上。 摩擦力则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静摩擦、滑动摩擦在生活中常见,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这三部分知识常以选择、填空、实验探究题考查,对理解力学问题意义重大。 牛顿第一定律 2.2.5 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认识牛顿第一定律。能运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二力平衡 2.2.4 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课标导读 牛顿第一定律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力的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摩擦力 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影响因素 摩擦的利用与防止 运动和力 Movement and force 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合成 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知识点梳理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能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 1.物理学家们对运动和力关系的认识 牛顿 伽利略 亚里士多德 知识点梳理 2.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1)同一小车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目的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 (4)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科学推理法) (3)通过小车以相同的速度在不同水平面滑行距离的长短得出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5)实验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 (2)每次实验前,控制其他条件不变,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水平面可以铺毛巾、玻璃、木板)。 距离越远。 知识点梳理 3.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推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和平衡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3)理解:①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定律,而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抽象概括出来的。 ②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总”:一直、不变。表示除了“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没有例外。④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知识点梳理 4.惯性 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襄,汽车安装安全带等。 定义 物体总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决定因素 质量。质量是惯性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理解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惯性的作用,只能说具有惯性,因为惯性。 利用惯性 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拍打衣服可除尘,投掷铅球,向外抛东西或泼水等。 防止惯性 知识点梳理 平衡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力平衡: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二力平衡条件:两个力满足: 在同一物体;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在一条直线上。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必会成对出现:其中一个力称为“作用力”;而另一个力则称为“反作用力” 作用力反作用力特征:两个力满足: 在不同物体;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在一条直线上。 5.二力平衡 6.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