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0532

12 《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共36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113483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36张,上册,七年级,语文,初中
  • cover
(课件网) 《论语》十二章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对《论语》十二章中的前七章进行了文意梳理和内容探究,接下来让我们继续探究《论语》给我们讲述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吃粗粮,喝冷水。饭,吃。水,冷水。 胳膊 对,对于 课文梳理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参考译文 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义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 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 ,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课文探究 本章讲道德修养,孔子提倡“安贫乐道”。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好的方面,优点 课文梳理 课文探究 第九章讲学习态度: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 反映了孔子虚心好学的精神。 一个“择”字,说明学习的关键在于自己有主见,善于“择其善者”,去“其不善者”,这样才能从他人身上学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河流 课文梳理 课文探究 本章讲正确的学习态度———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这里指孔子勉励弟子要珍惜时光。流逝和河水的共同特点是:连续不断、不能倒流,说明了时间的宝贵和人生行动的紧迫感,孔子通过比喻,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 这是孔子用积极的心态来看人生,勉励人们要不断进步。 怎样理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指军队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课文梳理 课文探究 本章说明志向的确立和坚守是非常重要的。 “志”就是志向、志气。“匹夫不可夺志”,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他甚至将其与三军之帅相比。我们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坚守 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 仁德 子夏说:“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思考当前的事,仁就在其中了。” 课文梳理 课文探究 本章讲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一个人要有大志,还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收获 阐明“仁”与“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关系,“仁”可以在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中产生。 学习态度 个人修养 学习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仔细分类。 课文探究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课文探究 学习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课文探究 个人修养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课文探究 《论语》是两千多年前的典籍,你觉得学习它有怎样的意义? 《论语》中有许多经典篇章具有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