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1434

期中检测试题 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1795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期中,测试题,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检测试题 2024--2025学年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答题。 我国历史悠久,民俗更是一种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无论是在流水潺潺的古老村落中,还是在灯火璀(càn)_____的大都市,每个地方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民俗文化。《清嘉录》序中写道:“夫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虽时序之在天下薄海皆同,而一方有一方之风土人情,不可得而强也。”民族风俗涉及的范围是如此之广,它可以是一场震撼人心的安塞腰鼓,也可以是令人甲(A.蔚为大观 B. 叹为观止)的苗族剪纸,又或许是令人(kàng)_____奋的热巴鼓舞。这些民俗文化或磅礴或(tián)_____静或豪迈,都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更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璀(càn) ②(kàng) 奋 ③(tián) 静 (2)请为甲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只填序号。 甲: (A.蔚为大观 B.叹为观止)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你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二、选择题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时间的巨轮无法抹去他对妻子深切的思念,纵使海枯石烂,情谊仍然常存于心间。 B.虽然这道题比较复杂,但在老师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攻破了难点。 C.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D.走进大桥湿地公园,随处可见茵茵绿草、花团锦簇,美丽迷人,令人叹为观止。 三、名句名篇默写 3.古诗文名句默写。 (1)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2)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3)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 (6)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柳宗元《小石潭记》) 四、综合性学习 4.“低碳”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低碳生活”正日益为更多人所接受。为了使同学们加深对“低碳生活”的认识,我校将举行以“低碳生活,有你有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材料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南、北极冰川开始加速融化,导致海平面升高,沿海城市和低海拔岛国将被海水淹没。据预测,按现在的速度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水温升高将导致蓝藻过度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 【材料二】 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实现“低碳生活”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落实到吃、穿、住、行等各个领域。 (1)根据【材料一】从两方面概括出实行“低碳生活”的必要性。 ① ② (2)宣传委员准备制作一期海报,请你再帮助他设计两个栏目。 栏目一:拟低碳标语 栏目二:提低碳建议 栏目三: 栏目四: (3)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依据你对上述两则材料的理解请拟写一段开场白。 五、名著阅读 5.小文邀请你参与“和朱自清一起‘谈’经典”阅读活动。 (1)《经典常谈》中提到了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请根据造字法完成以下汉字探究任务。 【演变过程】 【解说造字】 “比”属于 造字法 【推知含义】 【例词】 (2)小历对古代诗歌非常感兴趣,想了解古代诗歌完整的发展过程。请你从以下《经典常谈》篇目中,选择相应的几章向他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