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2872

9《桃花源记》课件(共61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1195780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桃花源记,课件,6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欣赏歌曲:《凉凉》 第三单元 自然美景,幸福生活,人所向往;奇绝艺人,精湛技艺,令人赞叹。这个单元所选古诗文,有的记事,有的记游,有的状物,有的抒情阅读这歧诗文,能够让我们了解 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 美的熏陶和感染。 学刁本单元,要先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 懂课文 大意,然后通过反复诵读, 领会诗文 的丰富内涵,品味 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要常用的文言词语。 桃 花 源 记 陶渊明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公元365—427年,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少年时代既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净的自然。 桃 花 源 记 陶渊明 陶渊明的代表作 晃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诗并序》 《桃花 并序 语言清新自然,想像新颖独特,独立成篇 源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晃。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思考 通读全文,作者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晃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 背诵段落 欲穷其林 背诵课文,手势擦除显示。 提示 关闭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中的人是怎样热情好客的? 分组讨论 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渔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 2、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 扰乱、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1、分组讨论,分别选择一题,手势擦除显示题目 2、点击题目显示答案,点击答案关闭内容。 提示 关闭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永初二年(公元421年)。 作者生活的时代正是晃宋易代之际。东晃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背景介绍 返回 晃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动词,作为 为 落英缤纷 落花繁多的样子。 顺着 缘 对...感到诧异 异 助词.的 翻译: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