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4676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14116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安徽省,语文,答案,图片,试卷,考试
  • cover
萧县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个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华章璀璨,意蕴隽永。《关雎》中“① ② ”让我们读出了青年男子想象与意中人举行 婚礼的喜悦;《子衿》中“③ ④ ”用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表现出女子对恋人思念 之深、思念之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⑤ ,⑥ ”表达了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 身边的深厚情谊。 (2)修辞之美让语言熠熠生辉。“⑦ ⑧ ”(《桃花源记》)运用借代形神兼备地表现了 桃花源人的幸福快乐;“⑨ ,⑩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运用比喻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 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题目。(13分)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 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sù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得叫别人回肠 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dǎ0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 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 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 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式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 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sù()说 劲()儿 dao( )起来 称( )意 (2)以上语段出自学术散文集《》,作者是 (填人名)。(2分) (3)从语段来看,原始歌谣有」 等主要用途(四字词回答)。(3分) (4)选择性阅读是我们常用的读法,请结合本书目录和阅读体验,向同学推荐相应的阅读篇目。(只填序号)(4分) ①《说文解字》第一②《周易》第二 ③《尚书》第三 ④《诗经》第四 ⑤“三礼”第五 ⑥“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 ⑦“四书”第七 ⑧《史记》《汉书》第九 ⑨诸子第十 A.小春对历史感兴趣,你推荐她阅读」 B.小夏对中国古代诗文作品感兴趣,你推荐她阅读 C.小秋想了解春秋战国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你推荐她阅读 D.小冬想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你推荐她阅读 3班级正在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2分) ()你所在的小组负责策划整个活动流程,请你仿照示例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宜传标语。(2分) 示例:诵读经典诗词,领略传统文化。 宜传标语: (2)根据“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两句诗的内容和意境,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最为恰当的一项为其配乐吟诵()(3分) A.《胡笳十八拍》委婉幽怨 B.《十面埋伏》一壮丽雄伟 C.《平沙落雁》一宁静抒怀 D.《高山流水》—清新明快 (3)下面是第一组小明同学的一段发言稿,请你帮他修改。(4分) 古典诗词是历史的精华,不仅浓缩了国家民族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概括了人民生活的细枝末节。古典诗 词是智慧的源泉,不仅陶治了中国人的情操,而且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甲】中国文 【语文第1页(共4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