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6603

1.2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2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4515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种群,数量,变化,教案,格式
  • cover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 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核心素养】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社会责任———人类活动对种群数目的影响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资料一和二,概述建构种群增长J型曲线模型的方法。 2.通过分析资料三,能够描述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产生条件,特点以及现实中的应用。 3.通过分析资料四和五,归纳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 学习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创设情境,展示正确洗手的图片,细菌数量繁殖快 引起学生兴趣 构建J型曲线数学模型 资料一: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min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 完成表格及公式 画出曲线 总结构建模型的方法 J型曲线特点 资料二:在20世纪30年代时,人们将环颈雉引入到美国的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环颈雉种群的增长曲线如右图所示 阅读资料二,总结J型曲线的特点 构建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资料三:高斯(1934)把5个大草履虫置于0.5mL的培养液中,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数据,经过反复实验,结果如下 思考1:K值是什么?什么原因形成了K值?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 应用: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思考2:种群的增长速率是如何变化的?何时最大? 应用:既要保护鱼类资源,又要尽量获得更大的捕鱼量,生产上捕捞到剩余量是多少比较好? 描述曲线 总结曲线的特点 J型曲线与S型曲线的比较 环境阻力表现为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 分析比较 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资料四: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 资料五: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捕鲸业停了下来,鲸的数量恢复到较高的水平。战后捕鲸船的吨位不断上升,鲸的捕获量越来越大,导致许多鲸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有的鲸濒临灭绝 【总结】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有哪些?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