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6981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阜阳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有答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6852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阜阳市,安徽省,答案,试题,生物,期末
  • cover
2024-2025学年阜阳三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学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4章和第5章(35%)+选择性必修2(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自然杀伤(NK)细胞来源于骨髓淋巴样干细胞,其分化、发育依赖于骨髓及胸腺,主要分布于骨髓、外周血、肝、脾、肺和淋巴结。NK 细胞能够非特异性地识别靶细胞,并通过释放颗粒酶和穿孔素等溶细胞蛋白迅速杀死靶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NK细胞的起源与成熟场所均与B细胞相同 B. NK细胞识别靶细胞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 NK细胞识别并杀死靶细胞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NK细胞释放的颗粒酶和穿孔素属于抗体类的免疫活性物质 2. 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肾小球基底膜上的某物质结构相似,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相关抗体形成的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B. 能与链球菌表面抗原结合的抗体也能与肾小球基底膜上的某物质结合 C. 人体感染链球菌后出现相应症状是因为患者的免疫监控功能过弱 D. 该病的致病机理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均相似 3. 科研人员在黑暗条件下研究红光、远红光及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图甲是红光和远红光对莴苣种子中赤霉素含量的影响,图乙是红光、远红光及外施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远红光处理莴苣种子使种子中的赤霉素含量增加,促进种子萌发 B. 红光处理与赤霉素处理相比,莴苣种子萌发的响应时间相同 C. 红光可能促进了与赤霉素合成相关的基因的表达 D. 温度、重力等因素不可能像光一样作为信号参与调节生命活动 4. 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BA能加速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 CTK抵抗ABA对该离体叶片衰老的促进作用 C. 可推测CTK组叶绿体放氧速率大于ABA组 D. 施用CTK+ABA溶液对叶类蔬菜保鲜最有利 5. 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某个种群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则这个种群的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多 B.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捕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以改变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C.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很多,对于生活隐蔽的猛禽猛兽等适合利用红外触发相机进行调查 D. 只要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就会越来越大 6. 某农场面积约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 若黑线姬鼠感染传染病,也会影响其种群数量的变化 C. 该农场黑线姬鼠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D. 若被标记个体容易被鹰捕食,则实际值大于估算值 7. 图中甲、乙为同一群落中两个种群,曲线表示δ(δ=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