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6999

山东省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大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378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山东省部,分校,2024-2025,年高,三下,学期
  • cover
2024—2025学年高三4月大联考 语文 本试卷共8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媒介素养是指公众接触、了解、利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它主要包括三个环节:接触媒介,作为获取信息的手段;了解媒介,不全面吸收、有选择性地接受信息;利用和借助媒体的力量,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总的来说,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在大众传媒传播的众多复杂的信息中,人们能够合理地选择,鉴定信息的真假,享受媒体带来的丰富资源,使媒体资源能够被充分利用。由此促进个人自身素质的完善,促进整个社会积极健康地发展。 媒介素养在国际上被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媒介认知、信息处理与媒介参与。其中,媒介认知处于知识层面,也是媒介素养的基础。公众可以通过自己的真实经历、实践结果来获知相关知识,这些知识不仅是作为一名合格网民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媒介参与作为应用层面被看作是媒介素养的关键,它从简单的认知上升到主观的实践,所以与媒介认知相比,媒介参与更能使人们主动地去创造新的事物。如今,媒介参与的渠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有了一个更加开放的公共环境和平台,使人民群众能够广泛参与,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自由地表达自我的观点;信息处理作为理解层面,在媒介素养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由于网络环境的自由性与开放性,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但信息好坏的界限逐渐被模糊。所以,对于接触信息的广大受众来说,如何理性地判断信息的好坏,怎么样来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这些处理方式与对待方式成为媒介素养至关重要的内容。 根据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网民的规模达到了10.67亿,互联网的普及率达75.6%;手机网民规模达10.65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99.8%。虽然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但近年来信息冗余、虚假信息传播等问题仍然频频发生。这表明,诸多网络问题的暴露是网民媒介素养缺失的体现。 随着广大公众自媒体发表言论逐渐增多,大量信息在涌入网络的同时,也导致了各种虚假信息的出现。虽然新的传播手段产生,但是需要承担的新的责任却不能被忽视。正如法国哲学家卢梭所论述的,一个人完全的自由是对他者的约束和捆绑。当受众在网络社会中传递信息、表达看法时,其已经由个人空间走向公共空间,应承担相应媒体传播的责任。 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我们应将媒介素质教育放在一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不断夯实媒介素养教育根基,从而提升国民整体的媒介素养水平。媒介是人的延伸,也是人们需求的一种体现,社交媒介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媒介的内容质量直接影响受众网民的信息获取程度与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积极向上的媒介内容可以使网民受益良多,帮助网民获得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诽谤、谩骂这样的负面媒介内容,则会影响网民对于善恶是非的评判标准以及网民的整体素质。 在自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公众是受传者也是信息发布者,在接受各种信息的同时也在传播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由于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公众可以自由地、不受时间与地点限制地传播信息,接受信息,所以公众的自身认知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们对信息的筛选间接决定了信息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