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第1课时) 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 延迟符 学习目标 GOALS 2 样方法 1 种群和种群密度 3 标记重捕法 地球上仅剩2头雌性北部白犀牛,它们会灭绝吗? 500头 15头 3头(1雄2雌) 2头(雌性) 白犀牛 任务一 下列图示中哪些是种群? √ √ √ 种群 种群是指生活在 的 生物的 个体。 一定区域 同种 全部 一. 种群 两个方面 ①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 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又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 ②从进化的观点来看: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种群密度 种群在_____或_____中的_____就是种群密度; 单位面积 单位体积 个体数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总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陆生生物 水生生物 ①概念: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 【思考】是不是种群数量多,种群密度就大? 不是; 因为种群密度强调的是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 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梧桐山 在调查_____、_____的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数,如调查梧桐山坡上的桫椤(深圳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密度; 分布范围较小 个体较大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逐个计数法 任务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方法 阅读教材P2“样方法”部分、P5“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提炼出调查种群密度的研究方法,简要写下你的调查流程。 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教材P2) 样方是人为划定的一个区域 数量适当、大小适当 任务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方法 阅读教材P2“样方法”部分、P5“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提炼出调查种群密度的研究方法,简要写下你的调查流程。 简要流程: 1.确定调查对象 2.选取样方(取样方法和取样原则) 3.计数(计数原则) 4.估算种群密度 5.分析不同的调查地点、不同种群的密度存在差异的原因。 取样方法 调查总体为非长条形时,选择_____ 调查总体为长条形时,选择_____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任务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方法 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讨论】为什么强调随机取样? 为了使调查结果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任务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方法 取样关键 捕获 调查范围为1hm2 任务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标记重捕法方法 阅读教材P3,简要写下你的调查流程。 捕获 标记、放回 调查范围为1hm2 任务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标记重捕法方法 捕获 标记、放回 重捕 调查范围为1hm2 任务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标记重捕法方法 思考3-1:阅读资料和教材P3,提炼出调查种群密度的研究方法,简要写下你的调查流程。 提示:捕捉->标记->放回混匀->重捕->计算 从扑克牌中随机取出一叠牌卡(M),计数后,做上标记,重新放回卡牌中(模拟标记后的动物); 充分混匀后,从中随机抓一叠牌卡(n),并计数其中标记(m); 根据N=M×n/m,得扑克牌的总数(N); 重复多次,求N平均值。 m n = M N 初次捕获并标记数(M) 个体总数(N) 重捕获的标记个体数(m) 再次捕获的个体数(n) = 任务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标记重捕法方法 延迟符 “ 组3 “ “ 组4 “ “ 组2 “ “ 组1 “ 调查梧桐山的阴阳坡上的荠菜分布情况,完成思考题2-2 探究调查时样方的数量与估算种群密度之间的关系,完成思考题2-4 以梧桐山的蒲公英为对象,探究样方大小对实验数据的影响,完成思考题2-3 用标记重捕法,模拟调查梧桐山中红耳鹎的种群密度,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