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8569

9.《说“木叶”》 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26341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说“木叶”,课件,统编,高一,语文,必修
  • cover
(课件网) 说“木叶” 林庚 1.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把握文章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2. 了解文艺评论。从文学现象入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 学 习 目 标 3. 理解“ 树叶” “ 木叶” “ 落叶” “ 落木” 的不同意味体会 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4. 提升鉴赏古典诗歌的审美能力,培养古典诗歌的审美情趣。 新课导入 我们的古诗人是“ 敏感而有修养的” ,他们似乎参透了 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 触摸” 的精妙的 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 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 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新课导入 “ 诗圣” 杜甫有一句千古名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 江滚滚来” 。那么其中的“ 落木” 是什么意思呢?天上掉下来 的木头吗?显然不是。在诗歌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少形象由 于表达情感和使用范围的稳固,使之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审美习 惯。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诗词的鉴赏离不开对意象的分析把 握,今天我们就走进林庚先生的《说“ 木叶” 》。 壹 知 人 论 世 作者简介 林庚(1910-2006),字静希。林志钧之子。诗 人,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 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33年毕业于清 华大学中文系,当时,他与吴组缃、季羡林、李长 之4名学生风流倜傥,才华出众,被称为清华园里的 “ 四剑客” 。林庚专于中国文学史,尤长于楚辞、 唐诗研究,并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 来。 作者简介 主要著作:诗集《夜》《春野与窗》《北 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问路集》等,古 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 《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新 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 在学术上,林庚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独树一 帜,其中楚辞和唐诗研究是他的“ 双璧” 。他对 诗歌作出的“ 盛唐气象” 、“ 少年精神” 等经典 概括,被学界广为接受。 写作背景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国诗歌发展的高潮是在唐代。深入浅出而富于生气的 唐诗,给后人无尽的新鲜启示,并为今天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艺术借鉴。这是林 庚先生对唐诗的基本看法,也是他特别喜欢潜心研究唐诗的根本原因。 本文选自《唐诗综论》一书。20世纪80年代,诗坛呈现出萎靡不振的景象, 专门发表诗歌的报纸杂志寥寥无几。针对这种现状,林庚曾说:“ 当代诗歌路子 不对……诗歌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诗化的语言、精练的语言,它需要从日 常的生活语言中不断进行提炼,既不能脱离生活语言,又要超越生活语言。” 本文正是通过对古代诗歌中“ 木” 字的解说,说明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的特点。 文题解读 “谈谈”,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 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写法较灵活的一种文体。 说“木叶” 本文的议论对象 “说‘木叶’”就是谈谈古代诗歌中的“木叶”这个词,这个 形象。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又叫“ 文艺评论” ,既是指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文 学现象进行探讨、体会、评价的科学研究活动,又是指反映这种研究成果 的一种文章样式。其任务在于揭示艺术现象中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探 讨艺术创作的方法和规律,以提高文艺创作的水平;还要帮助读者正确理 解作品,培养和提高读者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健康的艺术情趣。文学评论必 须对作品有总的评价,并且对这个评价有一定论证过程,但作品分析就未 必对作品要有总评价。 文学评论包括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 等。 贰 初 读 课 文 明确字音 征戍(shù) 招徕( lá)i 落木萧萧( xi)āo 涔阳( cén) 陇首( lǒn)g 得鱼忘筌( qu)án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