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9113

第六章第一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第2课时 教案(表格式)商务星球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141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格式,七年级,地理,2024,星球,商务
  • cover
《1.1 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第2课时教案 学科 初中地理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下册 共2课时 教材 商务星球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2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1.1 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的第二课时,主要探讨亚洲的气候特点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教材通过丰富的图表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亚洲复杂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教材内容涵盖了亚洲气候的多样性、季风气候的显著特点以及大陆性气候的广泛分布。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对地理特征的认识框架,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读图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一课时已经学习了亚洲的位置和地形,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他们对地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有所提高,但对气候类型的识别和气候特点的归纳仍需进一步加强。此外,学生对气候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理解较为有限,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1. 对复杂气候类型的识别和分类;2. 对气候特点的准确描述;3. 对气候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互动讨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课时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1. 能根据亚洲气候类型图归纳亚洲的气候特点。 2. 能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归纳某一大洲气候特点的方法。 地理实践力: 1. 结合资料简要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活动,提高读图和分析能力。 人地协调观: 1. 了解亚洲气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亚洲气候特点的描述及方法总结。 2.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亚洲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难点 1. 分析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 2. 亚洲季风气候的显著特点及其成因。 3. 亚洲大陆性气候的广泛分布及其特点。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 (1) 展示12月份的俄罗斯和12月份的东南亚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两地的自然景观差异。 (2) 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季节,俄罗斯冰天雪地,而东南亚却是热带海岛风光? (3)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环境差异的原因。 (4) 介绍本节课将学习亚洲的气候特点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5)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6) 通过图片导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1. 观察图片,感受自然景观的差异。 2. 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3. 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4. 激发学习兴趣。 新知感悟 气候的主要特征 (1)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亚洲的气候类型。 (2) 提出问题:亚洲有哪些气候类型?亚洲没有的气候类型是哪些? (3)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4) 介绍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5) 提出问题:亚洲气候特点是什么? (6)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亚洲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1. 观察亚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2. 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3. 讨论并归纳亚洲气候特点。 4. 了解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 活动探究 影响气候的因素 (1) 介绍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 (2) 提出问题:亚洲的气候跨越了哪些温度带? (3)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4) 介绍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干湿差异悬殊;地形、地势差异显著。 (5) 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6) 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 1. 了解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 2. 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