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2593

辽宁省辽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0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9次 大小:1195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辽宁省,辽阳市,2024-2025,年高,三下,学期
  • cover
高三考试历史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宝墩文化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是成都平原上年代最早、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距今约4500年。在该遗址发现有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相似的葬俗以及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典型的彩陶技术。这可用于说明 A.宝墩文化的发展具有后发性优势 B.早期区域文化具有交流性的特征 C.宝墩文化是各地文化交融的产物 D.地理环境对文明形态有重大影响 2.表1信息反映出,两汉时期的赋税制度 表1 史料 史料出处 “田虽三十而以顷亩(相当于一亩)出税” 《盐铁论》(西汉) “租税之法,皆依田亩” 《汉书》 “每于农月,亲度顷亩,分别肥瘠,差为三品,专立文簿,藏之乡县” 《后汉书》 A.形成了完善的土地评估体系 B.以人丁为主要的征税标准 C.以土地作为收税的重要依据 D.体现轻徭薄赋的税收思想 3.表2所示为不同史籍关于“玄武门之变”的记载。据此推断最合理的是 表2 内容 史籍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等日夜固争曰:“事急矣!若不行权道,社稷必危。周公圣人,岂无情于骨肉?为存社稷,大义灭亲。今大王临机不断,坐受屠戮,于义何成?若不见听,无忌等将窜身草泽,不得居王左右。”太宗然其计 《旧唐书》 续表 内容 史籍 世民腹心唯长孙无忌尚在府中,与其舅雍州治中高士廉右侯车骑将军三水侯君集及尉迟敬德等,日夜劝世民诛建成、元吉······世民犹未决,众曰:“大王以舜为何如人?”曰:“圣人也。”众曰:“使舜浚井不出,则为井中之泥,涂廪不下,则为廪上之灰,安能泽被天下,法施后世乎!” 《资治通鉴》 A.唐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较为尖锐 B.《旧唐书》的相关记载更具真实性 C.儒家伦理在唐初遭到了严重破坏 D.玄武门之变是一次偶然性的政变 4.宋朝初年,为使沿海诸州军有效“控扼地方”,朝廷在泉州下辖的“风帆浪舶往来冲集”的晋江石湖、南安石井等地设巡检以“防遏盗贼”;两宋之际,泉州“蛮胡贾人,舶交其中,故货通而民富”,“控临大海,实闽陬要会之地”。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泉州地理位置的特殊 B.经济重心南移的加速 C.远洋贸易的蓬勃发展 D.政府海防政策的松弛 5.清初,顺治帝向各地巡按御史发布谕旨,要求严格遵守都察院禁约:一经点差,即不得会客,不收书信;遇事设法确访,不能只听地方官员的汇报;不能只弹劾州县而纵容司、道、府、厅;不得庇护大贪大恶而纠参老弱官员。这些要求 A.提高了都察院的政治地位 B.试图以严刑峻法稳定社会秩序 C.削弱了地方官的行政权力 D.强化了对地方官员的监督管理 6.晚清时期来华的越南使臣称:“厘金局者,乃咸丰六年(1856年)有旨,抽厘济饬饷,太平府而上所过州县,皆有厘局,似于巡司征榷之外,别有抽厘之令。盖增取于商民,以助军饷也。旧例,贡使船过司,免检。此行诸船户间有附带米粒、药物,苏抚巡院恐其多带盐货走私漏征,札饬长短送及沿途巡司厘局严行盘检抽征······不胜其扰。”据此可知,厘金局的设立 A.提供了清廷镇压义和团所需经费 B.体现了商业管理体制的规范 C.促进了清廷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 D.限制了国内经济资源的流通 7.1903年,清廷在京师大学堂设进士馆,招收新科进士百余名;1904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