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3463

【单元学习评价】浙教版科学八下 第3章第1-2节 拓展性学习评价(含解析)

日期:2025-05-1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26372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习,评价,1-2节,解析,展性,3章第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第3章第1-2节 拓展性学习评价(教师版) (满分100分,作业时间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图a中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熄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B.图a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梗能不断被加热 C.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火,是因为金属丝圈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 D.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A 【解析】 A、火柴梗竖直向上时,不能充分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使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而不是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故错误。 B、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使其温度达到着火点和受到热气流带来新鲜空气的助燃,故正确; C、蜡烛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熄灭的原因是:金属是热的良导体,把产生的热量迅速向四周传导,使温度降低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故正确; D、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料的燃烧,故正确; 2.如图所示,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茶杯内自上而下充满烟雾,杯内温度显著升高。实验启发:高楼层发生火灾时,应该(  ) A.立即从高楼沿着水管爬下逃生 B.站到房间里的桌子上等待救援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保持低姿势离开 D.带上贵重物品,戴好口罩,乘电梯逃生 【答案】C 【解析】 A.立即从高楼沿着水管爬下逃生,这种方式虽然可能是一种逃生途径,但并非所有高楼都配备有适合攀爬的水管,且攀爬过程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不符合题意; B.站到房间里的桌子上等待救援,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为火灾现场的高温、有毒气体和烟雾会迅速上升并聚集在高处,站在桌子上反而会增加中毒和窒息的风险,不符合题意;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保持低姿势离开,这种方式是正确的,湿毛巾可以过滤掉部分有毒气体和烟雾,保持低姿势则可以避免吸入过多的高温、有毒气体和烟雾,从而增加逃生的成功率,符合题意; D.带上贵重物品,戴好口罩,乘电梯逃生,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风险,首先,火灾时电梯可能因断电而停止运行,导致被困在电梯内;其次,即使电梯正常运行,也可能因烟雾和高温而出现故障;最后,带上贵重物品会减慢逃生速度,增加被困的风险,不符合题意; 3.足量的蜡烛在如图甲所示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传感器测出这个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瓶内氧气被消耗完使蜡烛熄灭 B.蜡烛燃烧使得瓶内二氧化碳气体增多 C.燃烧过程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非均匀减少 D.蜡烛熄灭后瓶内仍然存在多种气体 【答案】A 【解析】 A、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瓶内氧气没有被消耗完,故选项说法错误。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蜡烛燃烧使得瓶内二氧化碳气体增多,故选项说法正确。 C、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燃烧过程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非均匀减少,故选项说法正确。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蜡烛熄灭后瓶内仍然存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4.白磷的着火点为40℃,现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步骤为:集气瓶里先装适量a体积的水,在酒精灯灯焰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装置如图密封。用力把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白磷燃烧。燃烧停止后,稍振荡,完全冷却后,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b)和整个集气瓶容积(c)。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过程中集气瓶内液面的变化是先下降后上升 B.该实验测得氧气与空气的体积比为(a﹣b):(c﹣a) C.燃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