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7436

浙教版科学八下 3.1空气与氧气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6689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版,科学,八下,空气,氧气,同步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空气与氧气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及其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 B.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可用作燃料 C.稀有气体用作航标灯利用其化学性质稳定的特性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食品包装 2.下列有关空气中各成分性质和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也可以燃烧 B.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 C.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 D.二氧化碳会被植物吸收转化成氧气,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对环境没有影响 3.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4.下列有关物质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产生大量白雾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5.小明利用如图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下列操作中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差的是(  ) A.燃烧匙中的红磷过量 B.红磷燃烧前止水夹关闭 C.用木炭代替红磷 D.红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再打开止水夹 6.如图是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知识网络(反应条件部分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④⑤⑥的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B.反应①③中的作用均为催化作用 C.反应①②③均属于分解反应 D.硫、红磷、铁块均可在空气中燃烧 7.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分子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B.氧气的助燃性决定了氧气可以作为燃料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了氧气与氮气沸点不同的性质 D.氧气能和很多金属单质反应,体现了氧气具有氧化性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放出大量的热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二氧化碳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9.下列图像符合描述情况的是(  ) A.①表示:用制取氧气时,随着反应进行,质量发生的变化 B.②表示:a、b两试管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双氧水,并向a试管中放入催化剂后,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生成情况 C.③表示:用制取氧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中剩余的固体质量变化情况 D.④表示: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生成的氧气质量的变化情况 10.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发生改变 B.一种物质只能作一个反应的催化剂 C.一个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它们的催化效果可能不同 D.一个反应只有一种催化剂 11.通过如图所示的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O2(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绿色化学理念,甲途径是实验室制O2的最佳方案 B.为了使甲.乙两种途径更快地得到O2,还需要加入催化剂 C.甲、乙和丙途径中发生化学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都是分解反应 D.工业上采用丁途径制取大量O2,主要是利用了N2和O2的密度不同 12.实验室需收集一瓶约含空气的氧气,最合适的收集操作是(  ) A.集气瓶中装入的水 B.集气瓶中装入的水 C.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处 D.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处 1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