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新趋势新题型 11 诗词曲鉴赏 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绿: 还: 2.新角度 根据诗意,在下面图片的恰当位置填上“京口、钟山”这两个地名。 3.诗句中一个“ ”字,不仅写出了春日具有代表性的色彩,更写出了春风 的动态变化。 4.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条长江,数重大山,可谓山高水长,但在诗人看来仅仅是“一水”和“只隔”,如此之近,体现了诗人身在旅途而心系家乡的情感。 B.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春季,诗人的情感寄寓在诗歌描写的景物之中。 C.这首诗的首句流露出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 D.“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运用疑问的句式,进一步写出了诗人思乡之切。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_____。君看一叶舟,_____。 5.补全古诗。 6.“往来”的意思是 ,这个词写出了江上 的景象。 7.下列有关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中往来的吃鱼人与艰辛的捕鱼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本诗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表达的情感一致。 C.第三句诗的朗读节奏为:君看/一/叶舟。 D.本诗语言质朴,应用叙述的语气进行朗读。 8.结合资料和本诗,说说你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的理解。 资料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为人民的幸福出力。 _____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_____,_____。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_____,因风_____。 9.补全这首词。 10.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百啭: (2)因风: 11.前两句对春的归去提出疑问:春天回到哪里去了?为什么 ?词人用“ ”和“ ”把春天拟人化了。 12.黄鹂有没有告诉词人答案?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黄鹂和春天一同出现,黄鹂的叫声告诉词人春天已经到来。 B.黄鹂把词人的视线引向开放的蔷薇,充满了求之不得的无奈。 C.寻找春天的去处,答案并不重要,词人意在抒发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1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这首词构思巧妙,设想新奇,创造出优美的意境。( ) (2)从词的意思可以看出,词人是一个特别执拗的人,不懂得变通。(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4.写出下列词语的含义。 (1)海内: (2)无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二两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B.第三、四两句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别,去外地做官。 C.第五、六两句是全诗的中心所在,饱含深情且富有哲理。 D.最后两句诗中,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时像恋爱中的青年男女一样落泪。 古诗词鉴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6.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_____ 17.“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把 喻为 ,把 喻为 ,极言浙东山水的美丽可爱。 18.说明词人心中满怀着伤春之愁的句子是( ) A.眉眼盈盈处 B.才始送春归 C.千万和春住 19.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诗鉴赏。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20.“山青花欲燃”中“燃”字有何妙处?试结合本句简要分析。 _____ _____ 21.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_____ _____ 阅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