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关注生殖性克隆人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殖性克隆人可能面临的伦理问题(生命观念); 2.关注生物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表明自己观点并积极参与有关热点讨论(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3.树立正确的生物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价值观念,遵循本国的道德规则和法则(社会责任)。 教学重点 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 教学难点 生殖性克隆人可能面临的伦理问题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从社会中来展示克隆羊“多利”诞生的动画视频该视频以动画的形式展现,简单讲解了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最开始的微生物克隆,到生物技术的克隆主要指基因的克隆,最后发展到了克隆动物的诞生,第二部分内容则是讲解了克隆羊“多利”的产生过程,由此视频思考以下问题:1.克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2.克隆羊多莉是如何诞生的?3.在现实社会中,如果克隆人可能会面临哪些伦理问題 如果科学家要克隆的人是你,你愿意吗? 课前查阅资料,欣赏克隆动画视频,分析克隆动物及人,引导学生讨论。 热点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讨论,视频形式展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生殖性克隆人可能引发的问题,并进行初步思考。 讲授新课 回顾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PPT展示具体操作技术,让学生对克隆技术初步了解一.生殖性克隆人面临的伦理问题(1)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①生殖性克隆:指通过克隆技术产生独立生存的新个体。②治疗性克隆:指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用它来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比较比较治疗性克隆生殖性克隆不同点概念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细胞或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或肌肉组织等)等用于治疗性移植的克隆性技术利用克隆技术获得胚胎,并将胚胎孕育成为人类个体的克隆性技术不同点目的治疗人类疾病繁殖新个体操作水平细胞或组织水平细胞水平相同点都属于无性生殖,产生新细胞、新组织,遗传信息相同(2)对生殖性克隆人研究的不同见解①有人认为应该允许研究:生殖性克隆人有它自己内在的发展规律;现在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是可以改变的。②多数人对此项研究持否定态度:有伦理学家认为生殖性克隆人“有违人类尊严”;还有伦理学家认为,生殖性克隆人是在人为地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严重地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③很多生物学家认为克隆技术还不成熟:构建重构胚成功率低,胚胎移植到子宫后着床率低、流产率高、胎儿畸形率高和出生后死亡率高。即使有个体活过了幼年期,也可能早亡。思考与讨论1.克隆人与细胞核供体之间是什么关系?以血缘为纽带的人伦关系会因克隆人的到来而消亡吗?提示:克隆人的遗传信息绝大多数是由细胞核供体提供的,从基因层面来看,克隆人相当于细胞核供体的“复制品”。以血缘为纽带的人伦关系很可能因克隆人的到来而消亡。2.克隆人没有“父母”,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什么影响?提示:很可能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3.能强制克隆人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吗?提示:不能4.生殖性克隆人的研究还可能带来哪些伦理问题?提示:①克隆人只是某些人出于某种目的制造出的“产品”,没有“父母”,这可能导致他们在心理上受到伤害;②由于技术问题,可能孕育出有严重生理缺陷的克隆人;③克隆人的家庭地位难以认定,可能使以血缘为纽带的父子、兄弟和姐妹等人伦关系消亡;④生殖性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一些有关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的伦理道德观念;⑤生殖性克隆人是对人类尊严的侵犯;⑥生殖性克隆人破坏了人类基因多样性的天然属性,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进化。国家政策二.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