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不同人物的特点,感受不同的描写方法,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学习运用不同的描写方法写人物。 思维能力:了解习作的描写方法,借助生动鲜活的具体事例写作。 审美创造:品引导学生如何细致观察某一个人,通过典型事例写出人物具体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修改自己的习作,对照标准看自己所选择的事例是否典型,是否通过多种描写方法写出了人的特点。 2.能够找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恰当的修改,使文章描写更生动、具体,更能突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请大家看看本课的课题———从“审美”走向“创美”,你如何理解“审美”和“创美”?审美的方式有很多,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我们所获得的美好的情感体验来自于一篇篇生动感人的文章。“创美”可以理解为创造美好,就是我们通过学习优秀文学作品的技巧和方法,表达自己心中的美好。这节课,我们就来梳理大家在“小作家训练营”中获得习作技巧,评赏同学们的习作,修改自己的作文,并评选出本次“小作家训练营”的最佳学员和最佳作品。 二、任务驱动,分部落实 任务1:评点写人妙法 师:请同学们回忆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习得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人物外貌亮出来 出示:《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节选)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 被驴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 上下没有一 个地方不挺脱的。 师:上面的语段是对祥子的外貌描写,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汇报,教师理答。 师:要想使作品中的人物生动形象,首先要尝试把人物的外貌“亮”出来。 板书:外貌亮出来,同时,请学生填写在《小作家训练营结营报告》中。 人物语言说出来 出示:《我的朋友容容》中容容与任大霖的对话。 “任叔叔,这是什么?” “这是信。” “信是什么?” “信就是信。譬如说,我有个好朋友,我有话跟他讲,我就可以写一封信寄给他。信封上写个名字,就可以寄了。” “那么我也可以寄信给好朋友吗?” “当然可以,如果你有好朋友的话。” “就拿这样的信封寄吗?” “对” “到哪儿去寄呢?” “往邮筒里一塞就行。我们大门外边不就有个邮筒吗?” “知道啦!知道啦!” 师: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恰好能表达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所以我们在描写人物时要让人物说话。 板书:语言说出来。同时,请学生填写在《小作家训练营结营报告》中。 人物行为动起来 出示:《摔跤》中的片段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师:动作描写能够表现不同人物的特点,特别是连续动词的使用,使我们如见其形。 板书:行为动起来。同时,请学生填写在《小作家训练营结营报告》中。 人物心理猜出来 出示:《刷子李》片段 曹小三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