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一2025学年安康市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联考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显 孔子论仁,多因材施教,会根据提问者的性情、志向、程度来指点。“颜渊问仁”章是孔子少 如 有的关于仁的正面回答。颜渊以好学著称,闻一知十,提问能切中要害。问难愈多,夫子的回答 则愈显精微;回答精微,则仁道的传得者愈众。颜渊问仁,在得到夫子“克己复礼”的回答后,又立 的 刻“请问其目”,然后才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四勿”之教,可谓学生善 学,老师善教,由此生发出孔颜授受、师生相印的乐趣,所谓“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尽心 长 上》)之乐,莫过如此。 从主题上看,该章阐述的仁礼关系既是关键处,也是争议处。关于“克己”为本还是“复礼” 区 为本,历来争讼纷纭。此立场的选择还牵涉对下一句“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的解释。不 过对于理解仁与礼的关系而言,这些争议反倒是次要的。因为,无论是“以仁释礼”抑或是“以礼 数 成仁”,无不是针对春秋以降礼崩乐坏的现状而展开的。礼崩乐坏的快乐,表现为视非礼之舞, 听非礼之声,言非礼之时,动非礼之辂,要么源于放纵欲望,要么来自破坏规则,唯有在这样的现 杯 实处境中,方显疏食饮水、箪食瓢饮的快乐有多么难能可贵。 如果说“颜渊问仁”章体现了孔颜授受的内圣之学,那么“颜渊问为邦”章则对应孔颜授受的 密 外王之学。颜渊以治国理政问之,孔子以礼乐答之。礼有文质之分,乐有淫正之别,当因袭损 益,以通古今之变。损益、通变须有一尺度,仁即礼乐的尺度。当一个人以仁心行时、乘格、服 冕、乐舞,不违仁、不越礼,从心所欲不逾矩,不亦乐乎?面对礼崩乐坏、众生皆苦的生活现实,孔 颜师徒没有选择在现实的困顿面前放纵欲望,也不像佛老之徒在伦常日用之外追求别的乐处, 而是力行仁道以充实礼乐,在忧患中实现人生乐境。从这个角度看,孔颜之乐确实与孔颜授受 的好学乐教有内在联系。 (摘编自王江涛《好学乐教与孔颜真乐》) 材料二: 颜回身居陋巷,处之泰然,箪食瓢饮,不改其乐,故而夫子贤之。但颜回究竟因何而乐,破解 之道也就成了一面镜子,映照着每一个人的心性和品德,甚至成了时代精神的风向标。 第一,乐天。颜回安于穷困,与孔子粗茶淡饭,曲肱而枕,乐在其中,唯他能与夫子“用之则 【高三语文第1页(共8页)】 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