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9738

第五单元第13课《创造温馨家园》教案【北师大版】心理健康 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06 科目: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1994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五,单元,13课,创造温馨家园,教案,北师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创造温馨家园 教学设计 课题 创造温馨家园 学科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 年级 七年级 教学目标 1、理解“温馨家园”的核心要素尊重、沟通、关爱。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家庭成员的不同心理需求,提升共情能力。激发对家庭关系的珍视意识,减少"家庭冷漠"现象。2、树立"每个成员都是温馨家园建设者"的责任观。觉察自己在家庭中的情绪表达模式,练习用非暴力沟通方式替代指责性语言。3、认识到个人行为对家庭氛围的影响,学会用具体行动改善家庭关系。 重点 认识到个人行为对家庭氛围的影响,学会用具体行动改善家庭关系。 难点 认识到个人行为对家庭氛围的影响,学会用具体行动改善家庭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我们长大了,父母也老了2、你说我说: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形容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你会怎么说?3、小提示家是每个人温暖的港湾,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可能会忽然发现:自己和爸爸妈妈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好像你们中间横着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同学们,或许这条鸿沟中水流湍急,让你无法跃过。但是没有关系,请架起一座亲子之桥,创造你们的温馨家园吧。 观看视频分享发言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我诉我心张谦是某学校初一的学生,他平时学习成绩不错,在学校表现也挺好,跟老师和同学交往时也非常有礼貌、懂分寸,经常受到各科老师的表扬。可奇怪的是,每天放学回到家后,张谦像是换了个人似的,他在家十分任性,对爸爸妈妈说话也非常不礼貌。从出生以来,张谦的妈妈就十分疼爱他,对他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可他却一点也不在意,觉得这是妈妈应该做的事情。有一天下午,张谦放学回到家,看到爸爸没有在家,妈妈一个人躺在床上,桌子上也没有像往常一样摆好做好的饭菜。张谦想到自己还有一大堆功课要做,心里就急了,也不管妈妈为什么在床上躺着,就开始扯着嗓子大声喊道:“妈这都几点了,你怎么还躺在床上不起来做饭,我得赶紧吃完饭,还得写作业呢!”正在发高烧的妈妈撑起身子吃力地说:“小谦、你放学啦,妈妈不太舒服,你给我倒一杯水好让我吃点药吧。张谦只顾从书包里往外拿作业,低头不理。妈妈还以为他没有听见,于是又说了一遍,并把水杯往前推了推。张谦更加不耐烦了,他大喊道:“你真烦!我作业还没有写完呢,要倒你自己倒吧,什么病还至于自己不能倒水吃药啊!赶紧做饭啊!我都饿死了。听到张谦的话之后,妈妈顿时觉得五味杂陈,心酸的泪水一下子模糊了视线……2、评一评你如何看待张谦的行为?3、父母之爱小心翼翼地呵护翻遍典籍起的名字费心托举认真为你庆祝每一个生日4、小提示爸爸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从在妈妈肚子里孕育到初降人世,从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到背起书包去上学,你的每一点成长和进步都浸透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都离不开他们的呵护和关爱。5、后来,我们……(展示漫画)不再把父母当成最亲密的人不再听爸爸妈妈的话甚至和父母爆发激烈争吵6、长大后的我们现在,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不再像小时候那么依赖父母了,这是件好事。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的话不再是圣旨,你开始怀疑,开始顶嘴,甚至是反抗、叛逆,你和父母之间好像隔了一条难以跨越的沟壑,即代沟。这条沟壑是影响子女和父母沟通交流的一大障碍。7、想一想如何消除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这种摩擦和隔阂,改善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呢 8、如何消除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摩擦和隔阂理解万岁首先,你要深信父母对自己的爱,认识到他们对你所做的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你着想。其次,你要设身处地地多为父母想想,多从父母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行为,不要一味关注自己的感受,而用强硬的态度去指责家长。如果你能做一次角色换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