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1093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新趋势新题型10 诗词曲鉴赏 专项练习(广东专用)(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2021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词曲,答案,专用,广东,练习
  • cover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新趋势新题型10 诗词曲鉴赏 专项练习(广东专用)(含答案解析) 阅读古诗,按要求答题。 月夜忆舍弟① (唐)杜甫 戍鼓②断人行③,边秋④一雁⑤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⑥。 寄书长⑦不达,况乃⑧未休兵⑨。 【注释】①舍弟:家弟。②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③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④边秋:边塞的秋天。⑤一雁:孤雁,比喻兄弟分散。⑥无家问死生:家园无存。指互相见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⑦长:一直。⑧况乃:何况是。⑨休兵:停止战争。 1.本诗作者是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他被称为 【诗仙 诗圣】,从题材看,这是一首 【思亲怀乡 山水田园】诗。 2.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包含二十四节气之一的( ) A.露水 B.白露 C.霜降 3.从“寄书长不达”和“ ”的诗句,可以看出本诗写于战乱时期。 4.下面名句中,表达的情感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同样的一项是( ) A.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送魏二 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吞,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江风引雨入舟凉”中的“凉”包含了哪些含义?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七律·长征 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礡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 7.将诗句补充完整。 8.这首诗是围绕“ , 。”这两句展开的。 9.读画波浪线的诗句,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逶迤”“磅礴”“细浪”“泥丸”突出了长征路上的艰难。 B.“细浪”“泥丸”把巍峨绵延的大山写得微不足道,而“逶迤”“磅礴”又把山写得高大无比。这种艺术化的缩小或夸大,是诗人伟大的胸怀及奇特想象的自然流露。 10.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五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第一幅是翻过五岭,请照样子写出另外四幅。 翻过五岭→穿越 →巧渡 →强渡 →翻越 。 文学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1.阅读这首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首诗分别描绘了黑云、白雨、狂风、湖水等景物。 B.这首诗写了从下雨到天阴到天晴的变化过程。 C.这首诗后面两句描绘了天气转晴的景象。 D.这首诗第三句的“忽”准确地写出了暴雨骤来骤去的动态。 12.请用自己的话把“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描绘的画面写出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3.这是一首词,词牌名是 ,题目是 。 14.用“_____”画出词的上阕,用“﹏﹏﹏”画出词的下阕。 15.这首词写的是 ,赞美了“她” 的精神。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1—3题。 雪梅(其一) 宋 ·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6.阅读两首古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墨梅》前两句交代了梅花生长的地点,也描写了梅花淡淡的颜色。但诗人写梅花的颜色是墨黑色的,这不准确。 B.《雪梅》一诗中“骚人搁笔费评章。”中的骚人指的是百姓。 C.这两句话运用了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了画梅花的技法,又写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D.《雪梅》后两句诗把梅和雪进行比较,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发扬长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