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1554

9《说“木叶”》课件(共3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113209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说“木叶”,课件,36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枯叶,而用落木呢? 无边落木萧萧下, ye mu shuo 林庚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诗歌语言暗示性特征。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文艺随笔的文体特点。自主阅读筛选信息,通过思维导图理清全文思路;对比“木叶”与“树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分析“木”在 形象上的艺术特征;提升古典诗歌鉴赏的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文艺随笔的特点,领悟中国古典诗词的暗示性之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感受古代诗歌的语言美。 知人论世 「 」 一 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 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作者介绍 新诗的创作曾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辉煌,但当代诗坛却呈现出一派萎靡不振的景象,林庚说“当代诗歌的路子不对……诗歌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诗化的语言、精练的语言,它需要从日常的生活语言中不断进行提炼,既不能脱离生活语言,又要超越生活语言”。他写的《说“木叶”》,正是通过对古代诗歌中“木”字的艺术象征的阐释,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的。 二、背景介绍 “说”是一种文体。 “说”是“谈谈”的意思,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大多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写法比较灵活。“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解题 《说“木叶”》就是谈谈古代诗歌中的“木叶”这个形象。 古代文体: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中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如《出师表》 说: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写法较灵活。如《马说》 记:(记叙文)杂记。如《小石潭记》 包括: (1)山川、景物、人事杂记。描写山川、景物和人事的。 (2)笔记文。以记事为主,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长的千字左右;内容丰富,有历史掌故、遗文遗事、文艺随笔、人物短论、科学小说、文字考证、读书杂记等五花八门。 铭:(称颂功德,记叙文)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如《陋室铭》 序:(记叙文)赠序。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序有前有后。《送东阳马生序》 传:(记叙文)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一般来说多为记述那些在历史上较有影响而事迹突出的已死的人物生平事迹。多采取叙述、描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风貌。这种文体,贯用于史书。《五柳先生传》 补充:乐府歌行体是乐府民歌的一种体式。歌是总名,铺张本事而歌称行,“吟”“曲”“引”“叹”“篇”“调”等均称“乐府歌行体”,其间无严格区别。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诗歌的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 诗歌的意境: ①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②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