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1937

6.2《五石之瓠》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77573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文意疏通 惠子谓①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②。以(之)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③。剖之以为④瓢,则瓠huò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①谓:对……说。 ②树:名作动,种植。成:成长,长大。实:名作动,结果实(葫芦)。 ③坚:形作名,坚固的程度。 ④以为:把……当作。 文意疏通 ①固:副词,实在,确实。 ②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东西。 ③龟手:龟,同“皲”,皮肤冻裂。 ④洴澼:在水中漂洗。 絖:同“纩”,丝棉絮。 ⑤事:营生。 ⑥请:请允许我。 庄子曰:“夫子固①拙于用大②矣。宋人有善为不龟jūn手之药者③,世世以洴píng澼pì絖kuàng④为事⑤。客闻之,请买其方(以)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请⑥与之。’ 文意疏通 ①说:同“悦”,取悦。 ②难:发难,即发兵侵略,指越国对吴国有军事行动。 ③将:率领军队。 ④水:名作状,在水上。 ⑤裂地:划分出土地。 ⑥一:同样的。 客得之,以(之)说①吴王。越有难nàn②,吴王使之将③,冬,与越人水④战,大败越人,裂地⑤而封之。能不龟手一⑥也,或以(之)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文意疏通 ①虑:用绳结缀。 ②大樽:可以拴在身上的一种凫水工具,俗称腰舟。 ③蓬:草名,其状弯曲不直,心被蓬草塞闭,比喻见识浅陋,不通达的见识。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①以为大樽②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③之心也夫! 课前小考 五石( ): 瓠( ): 瓠落( ): 呺然( ): 掊( ): 不龟 手: 洴澼絖( ): 鬻( ): 十斗为一石。 shí hù 葫芦。 huò 宽大空廓的样子。 xiāo 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 pǒu 击破。 (jūn) 同“皲”,皮肤冻裂。 píng pìkuàng 漂洗棉絮。 yù 卖。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2.了解庄子和其作品,以及庄子善用寓言说理的独特思维方式。 3.理解庄子“无用之用”的内涵,辩证理解庄子的哲学观。 庄子(约前369-前286),姓庄,名 , 时期宋国蒙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继承并发展老子的思想,是 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 ”。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 ”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其文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写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其作品收录于 一书,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庄子 周 战国 道家学派 老庄 内圣外王 《庄子》 预习检测 了解《庄子》和《逍遥游》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流传版本,今已失传。目前所传三十三篇,已经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内篇大体可代表战国时期庄子思想核心,而外、杂篇发展则纵横百余年,参杂黄老、庄子后学形成复杂的体系。 《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此文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惠子,姓惠,名施,战国中期宋国商丘(今河南商丘)人 。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他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文哲大师庄子的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