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2015

16.1《阿房宫赋》课件(共5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240053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6.1,阿房宫赋,课件,52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观看视频:走进阿房宫 阿房宫赋 杜牧 学习目标 掌握并积累本文常用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语言建构与运用 体会文中形象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认识赋并了解其特点。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深度的写作特色。 审美鉴赏与创造 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目的,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 文化传承与理解 作者简介 唐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曾任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等官职。杜牧年轻时即有兴邦济世的远大抱负,怀抱中兴唐王朝的理想,尤喜论政治、军旅之事,主张固边、削藩。但因性情耿直、不屑逢迎,在仕途上颇不得意,晚年逐渐变得保守消极。 杜牧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杜樊川”。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为诗注重文意辞采,追求高绝绮丽,于晚唐浮靡诗风中自树一帜,文、赋、诗皆负盛名,尤擅文赋,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弊。 杜牧 (803—853)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唐代文学家 写作背景 《阿房宫赋》写于公元825年(唐敬宗宝历元年,杜牧23岁),此时的唐王朝藩镇割据,民生凋敝,苛政盛行,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杜牧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唐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十六岁继位的唐敬宗李湛,荒淫更甚,不理朝政,在国力衰微的情况下,大兴土木,曾在长安洛阳有兴修宫殿的庞大计划。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的。 阿 房 宫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遗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郊。因其前殿所在地为阿房,故称“阿房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 解题目 阿 房 宫 阿房宫“东西五里,南北千步”,可容纳十五万人。———《汉书》 前殿“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史记》 修阿房宫的材料是从千里之外的蜀、荆运来的,役夫七十余万,至秦灭时仍未完工。那时交通落后,全靠人拉马驮,其艰巨非同一般。当时有运石工人编的歌唱道:“千男呼哟万男喊, 巨石大如山。 渭水河啊甘泉口, 石落水断流。” 前殿遗址,地基面积竟达54万平方米, 199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 。 公元前206年,楚王项羽入关灭秦,焚毁阿房宫。 关于“赋” “赋”古代的一种文体,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赋者,铺也;铺采摛( chī ,舒展散布)文,体物写志也。” 形式上 手法: 注重铺陈,多对偶、排比、比喻、夸张; 语言: 讲究辞藻和用典,声律和谐,朗朗上口; 句式: 以四、六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追求骈偶。 内容上 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寄托讽喻之意。 咏物说理 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 屈原、宋玉为代表的楚辞及后世模仿之作 汉代流行的大赋 孕育于汉魏之际, 流行于两晋南北朝 的汉赋变体 唐代产生的考试专用的试帖赋,其形式一直沿袭至清末 赋的流变: 汉赋 骈赋 律赋 文赋 骚赋 阿房( )) 蜀山兀( ) 骊山( ) 廊腰缦回( ) 囷囷焉( ) 蜂房水涡( ) 不霁( )何虹 冥迷( ) 妃嫔( ) 媵嫱( ) 梳晓鬟( )) 明星荧荧( ) 椒兰( ) 剽掠( ) 鼎铛玉石( ) 金块珠砾( ) 逦迤( ) 锱铢( ) 架梁之椽( ) 在庾( )之粟粒( ) 横槛( ) 尽态极妍( ) 管弦呕( )哑( ) 字词正音 ē páng wù lí màn qūn wō jì míng pín yìng qiáng huán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