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3353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34216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湖南省,语文,答案,PDF,试题,考试
    农沙市第一中学2024一2025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武 语文 得分 命题人:成特立李梓林柏帆 审题人:舒斌龙文 本试卷共10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悲剧作为戏剧文学的一种,主要的表演场所是舞台,是真实人物运用肢体动作、语言、 表情等来展示情节内容的表演艺术。且情节来源于生活,易与观众互动,容易唤起观众的 圜 情绪,从而唤起隐藏在人内心深处的道德感。悲剧主人公的身份和悲剧内容,一方面需要 和现实人物有某种契合点,取材于生活、来源于现实。另一方面,悲剧的内容必须与现实有 一定的距离,一般取材于距现今时代比较悠远的的故事,这样可以引发人们的想象,令人更 : 容易带着一种崇敬感和神秘感去看待困境中仍然保持着尊严和正义行为的主人公,让人们 在敬畏和惊奇之后得到一种灵魂的洗礼,精神焕然一新。这种堪称震撼人心的美,如黄河 毁 之水奔腾不息,气势磅礴,同时叉让人难以忘怀,值得细细品味。 悲剧的美是悲剧给人的一种特殊的审美情感,然而中西方文化在源头上对悲剧的美却 有着不同的认识。 中国文化中注重的是道德教化、君子风范,即孔子所谓“温柔敦厚,诗教也”。它要求培 养人温顺、柔和、忠厚、礼让的君子品德。与老子“柔弱胜刚强”美学特质结合在一起,形成 器 了一种刚不至刚、柔不至柔的传统美学观念。“悲剧”在中国出现后,就带有了明显的民族 特色,常把悲剧主人公的艰辛奋斗与最后的理想实现结合起来,鲜见西方悲剧那种杀戮、血 腥和颠沛流离的窘境。相对于农耕社会的中国,西方社会是商业性的,需要冒险和竞争,这 样西方人勇敢的性格和力量崇拜、英雄崇拜的观念就有了基础。因此,从古希腊开始就崇 尚个性和自由,以及富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西方文学从开始就推崇悲剧,倾向于欣赏悲 刷的强烈性、真实性和彻底性。 作为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菜特》中的丹麦王子哈姆菜特为手刃凶手、替父报仇,杀 死了自己的叔父,又被自己的叔父暗算,付出了生命,既没有实现重振乾坤的理想,也牺牲 了自己的爱情。哈姆莱特复仇战斗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以及精神上的痛苦和斗争的残 酷无情都令人心惊。然而正是他与社会的极端冲突,个人理想与现实社会的矛盾无法调 和,引发人们思考自身与现实的关系,折射出人们面对矛盾冲突时精神的痛苦。相对于西 方悲剧,中国杂剧的代表一关汉卿的《窦娥冤》,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女性形象。从窦娥 的三桩誓愿来看,这部戏刷无疑蒙上了浓重的“悲”的氛围,我们从这里能品味出“美”吗? 当然可以。窦娥善良、孝顺、贞烈正派的优良品质和不畏强权、勇于反抗的斗争精神,正是 这部悲剧震撼人心之处,其中不可阻挡的“美”也就显现出来了。 悲剧的内容是令人伤心的,但是它彰显了可贵的人性,爆发出强有力的生命力,符合人 们的情感需求。而且悲剧的艺术性压倒了悲剧内容,令审美主体可以在美的享受中用审美 的心态去处理悲刷,这恰怡是给悲剧戴上了一道炫目的光环。 语文试题(一中版)第1页(共10页)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C(C项,准确呼应材料二中“将悲剧性根源转向人类生存本身,曹禹禺的悲剧创作思维来源于最其实的现实生活”的论 断,剧中人物的冲突,正是人类真实现实生活的艺术化呈现。A项,“西方悲剧是为了展现血腥冲突与个体牺牲”存在 表述偏差。材料一指出中国悲剧“鲜见西方悲剧那种杀戮、血腥和颇沛流离的窘境”,但西方文学倾向于欣赏悲剧的 “强烈性、真实性和彻底性”,而且西方悲剧存在“那种杀戮、血腥和颠沛流离的窘境”只是其表现形式之一,并不能得 出西方悲剧“是为了展现血腥冲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