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3616

浙江省G5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25844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浙江省,语文,答案,图片,试题,考试
  • cover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4学年第二学期浙江G5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命题学校: 考生须知: 晶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军 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权利”作为一个现代概念,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似乎没有相应的表述,但是不能说中国思想传 蜘 统中缺乏关于权利的相关讨论。这里,需要将“名称”或“语词”与思想观念区分开来:尽管中国 古代没有“权利”之名,但其中确有与权利相涉的丰富观念。 敏 与人相关的权利,涉及人的存在。一般而言,权利首先以个体为依托。从其现实性看,在权利 长 这一层面,个体的追求往往彼此相异甚至分离,由此可能导致各种紧张和对立。中国很多哲学家注 意到这一点:一旦仅仅关注个体权益,便容易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分异,甚至会出现骨肉相残的情况。 B 也就是说,以权利为核心,似乎很难避免社会的冲突,这是一个基本事实。王阳明曾指出:基于利 益考虑,必然引发“动于欲,蔽于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则将戕物圮类,无所不为,其甚至 数 有骨肉相残者,而一体之仁亡矣”。此所谓私,即执着于一己之我,注重个体的权益,并以个体之 利为关注中心。这里,王阳明将个体之利与“私”联系起来,认为以利益计较作为个体间交往的原 杯 则,导致的将是个体之间的相互分离乃至排斥与冲突。 毁 鞠 与之相对,中国传统哲学虽然较少直接以人的权利的形式彰显权利意识,但是却有“仁道”的 观念。如所周知,孔子的核心概念是仁,这一仁道观念同样与人相关,其内涵不仅确认了人的基本 权利,而且肯定了人之为人的普遍价值。在这一方面,仁道的观念与权利意识正好相对:权利意识 仅仅关注个体权力和个体利益,而仁道则既关注人拥有的权利,也以所有人具有的普遍价值为注重 之点。与这一点相一致,仁道的贯彻,有助于避免个体之间的相互排斥、冲突。与之相关的另一方 面,涉及对人性的理解。仁道原则以肯定每一个人都有内在价值为内涵,其中蕴含人性具有相通性 的观念。这同时也内在地渗入了权利的平等意识,这与肯定人的内在价值具有普遍性这一看法前后 一致。尽管对人性内涵的具体理解往往存在某种差异,但承认在人性的层面人与人之间并无不同, 则是中国哲学(尤其是其中的儒家)的主流趋向。 人性平等当然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政治、社会平等,但却从人的存在的角度,肯定人与人之间 在最初的本质上具有相通性,尽管与政治、社会平等具有不同内涵,但在某种意义上,这种看法构 成了走向这种平等的观念前提。如所周知,作为不同于物的存在,人在本质上拥有同等权利,在逻 辑上,后者同样以承诺人的平等为题中之义。 高一语文学科试题第1页(共8页) CS出卷网 3亿人幕在用的扫猫APP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