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新趋势新题型 04 文言文阅读(广西专用) 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 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尝与/诸/小儿游 b.尝/与诸小儿/游 c.尝与诸/小儿/游 (2)“人问之”中“之”的意思是( ) a.李子 b.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 c.王戎 2.“竞”的意思有:①强劲,强盛;②比赛,互相争胜。“诸儿竞走取之”中,应选第 个义项,这句话的意思是 。 3.联系短文内容,完成填空。 王戎之所以不取道旁李,是因为他先观察到李树长在 ,李子 ,于是他推测: 。最后旁人摘下李子进行验证,结论是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王戎是个 的人。 文言文阅读。 匡衡勤学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①文不识②,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③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④成大学⑤。 [注释]①大姓:大户人家,有钱的人。②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③佣: 雇佣。 ④遂:于是。 ⑤大学:大学问家。 4.给下列加点字或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 (1)邻居有烛而不逮。( ) A.抓住。 B.达到,及。 C.捉,捕。 (2)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 A.主人听了他的话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他成了大学问家。 B.主人感到很惊叹,就把书借给他读,最后他成为大学问家。 C.主人听了他的话深为感叹,就拿出钱给他买书,直到读完大学。 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恰当的一项是( ) A.匡衡/勤学/而无烛 B.衡/乃穿壁/引/其光 C.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6.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衡乃穿璧引其光”是想“ ”(用原句回答)。“ ”这个成语就出自这个故事。 7.我们学过的关于勤奋好学的成语故事还有哪些?请写一个: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题。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yù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yù( )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自相矛盾》一文出自下列哪部古籍 A.《论语》 B.《孟子》 C.《韩非子》 D.《道德经》 (2)“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中“陷”的意思是 A.深入 B.刺破 C.陷害 D.隐藏 (3)下面朗读停顿错误的一句是 A.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B.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C.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4)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又yù 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 也。” (5)请简要写出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6)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小古文,认真完成后面的题目。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注释】①筑:修补。②父: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指邻居家的老人。③暮:晚上。④果:果然。⑤甚:很。⑥智:认为……聪明。 9.读一读,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节奏。(共两处) 暮而果大亡其财。 10.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其邻人之父亦云( ) ②暮而果大亡其财( ) 11.文中有两个表示“说”的意思的字是 和 。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文言文对比阅读。 【甲】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乙】钟毓(yù)、钟会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