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25年4月19日9:00一11:30】 材料二: 元三维大联考·高2022级第三次诊断性测试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悠久而持续。这个特点是如何形成的?我们的文明为什么能够从未 间断?从中华文明的核心要素汉字可以窥见一斑。汉字是源于中华大地、以记录汉语为主并 语 文 具有多种功能的书写特号系统,是表意文宇体系的典型代表。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突出表现 注意事项: 在汉字的延续性上,汉字超越了时代的界限,一直使用至今。这个文字系统虽然在形体上发 1.答卷前,考少务必将自已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问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黑。 生变异,但其内部深层结构从未发生根本的改变,所记亲的语言古今一脉相永,所形成的文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柴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献丰富而逢续。 3.回答非选释题时,将答案与在答题卡上。写在术试卷上无效。 中地大物搏,方言有很多种,统一的文字构筑了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公元前221年,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可。 秦始皇统一全国,下令实行“书同文字”的政策,保证了政令的传达和思想文化的统一。秦 一、阅读(70分) 朝之后,汉字又经历了漫长的字体演变。虽经朝代更替,但汉字作为通用文字的地位从未动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摇。沥史上,许多少数民族都会学习汉字。汉字对多元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其有非常重要的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用。南北朝时期,为了让拓跋鲜皂文明融入中原文明,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将汉语确 材料一: 由于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不同,不同的文明也就其有了 立为官方语言,要求学汉语、用汉字。宋朝时湖,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辽、西夏、金等政杖 不同的特点。文明的差异性是容观存在的事实,在普遍交往过程中,世界文明因此逐渐呈现 也受到汉文化影响,其自创的民族文字借鉴了汉字的偏旁部首。 出多样化特征。 中华民族是文化认同的实体,汉宇在文化认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上使用表音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蛇紫辆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 劣之分。”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在文明差异化中寻求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优秀文明成果。隋唐时 字的国家,不论是罗马帝国还是查理受帝国,一旦分裂为使用更小的表音文字系统的民族国 期,波斯的音乐和舞蹈大堂传入中国,对中国古代音乐舞蹈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彩响,许多波 家,就很难再统一为一个文化连续的国家。中国则不同,在这片大地上,朝代有更逃,政权 斯乐器也在中国广泛流传,丰富了中国音乐的演奏形式。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过程 有更替,但是我们的文字一致、文化相通,统一是必然。这种特性与汉字的超语言功能密切 中,也推动了世界文明的繁荣,例如,中国的造纸木、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流传至阿拉伯 世界,进而推动了欧洲近代化进程;向拉伯数字成为全世界通用的数字表示方法,极大地简 相关。汉字不是通过直接表达语音的编码方式来记录语主,而是通过以表蕊为基础的多种编 化了中国的数宇语言。由此可以看出,尊重不同文明间的差异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与基 码形式记录语言的。因此,尽管各地的方言千差万别,不同年代语言也有很大差异,但是一 础。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只有中华文明历经了五千年的变迁,仍生生不您。连续性是中华 直有统一的文字。表音文字学最了基本的宇母发音和拼写规则后,确实容易读出单词的发 文明的独桥性质,究其原因,中华文明具有统一性,“家国情———以一种朴素的情惑形态将 音,但其发音与表意之间并未构成直接联系,随着语音的变化,其文字也会发生较大变化。 国家、民族等联系在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