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9046

第3课 土地改革 教学课件(25张PPT)

日期:2025-04-2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755240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3课,土地改革,教学课件,2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民族独立国家发展的政治前提 站起来 毛泽东 富起来 邓小平 强起来 习近平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两大历史任务: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新中国成立 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新课导入 故事发生地:广州市从化吕田村——— 在旧中国社会,从化吕田村上穷人多,地里的冬瓜、豆角常常有人偷。 最爱偷的人叫水生(雇农),因为自己没有地,孩子老婆五六口,全凭吃野菜过日子,偷冬瓜摘豆角不过是顺路捎带。 最怕人偷的是梁守财(贫农),因为他园地里的冬瓜、豆角结得早,吕田村不过三四十家人,有园地的只是王富贵和梁守财两家。而他家只有半亩地不到。 王富贵(地主)有十来亩地,可是势头大,没人敢偷;梁守财虽说只有半亩,可是既然没人敢偷王富贵的,就该他一家倒霉,因此他每年夏秋两季总要到园里去看守。 梁守财看冬瓜 农民食不果腹 学习目标 O1 唯物史观 O2 家国情怀 O3 通过自主学习和史料研读,了解土地改革的运动的背景,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与主要内容,土地改革的过程、结果。 理解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在土地制度上的一次最重大、最彻底、最大规模的改革、认识其对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建国初期驾驭复杂形势的能力,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信念。 史料实证 第 3 课 土地改革 目录 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贰 土地改革的意义 第 一 部 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全国土地改革前 农村人口及土地占有情况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 占农户总数(%) 不到7% 57%以上 占农村耕地(%) 50%以上 14% 土地改革的背景 壹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情况图 改 革 土地主要集中在地主和富农手里,大量的农民少地或是无地,且剥削严重。 老解放区 已完成土改 新解放区 3亿人口 土地改革的背景 壹 材料: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①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直接原因) ②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 ③巩固人民政权和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土地改革的概况 壹 1.时间: 2.地区: 3.法律依据\标志 : 1950年———1952年底 新解放区为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标志着 新中国的 土地改革 拉开了帷幕 土地改革的概况 壹 类别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占有者 阶级关系 产品分配 地主土地 所有制 农民土地 所有制 地主 农民 剥削与被剥削 平等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占有劳动成果 土地私有制 4.内容: (具体举措) (1)1950年冬,分批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2)分给地主一份,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5.实质: 地主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的概况 壹 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获得土地、免除地租) 6.结果: 到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获得土地 获得农具 获得牲畜 土地所有权证和房屋执照 土地改革的概况 壹 从1958年到1959年春,仅在拉萨西郊一个佛堂里,为了念经放咒,就先后向一个管事头人索要过整人头27个,人头盖骨6个,人腿骨4根,整张人皮1张,人尸1具,人肠14捆,人肉8块,人血9瓶。 ———《废除西藏喇嘛寺庙的封建特权和封建剥削》 据195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