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79927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384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4课,灿烂,宋元,文化,教学设计
  • cover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本课分析】 本课是灿烂的宋元文化的第二课,侧重于介绍 北宋时期的史学成就及文学艺术成就。宋元文化是中华古文明最灿烂的发展阶段,在史学家看来,宋元文明的总体成就超越了唐文明,其文化的辉煌成就不仅表现在科技方面,同样显示在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 【学情分析】 经过近一年的历史学习,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历史 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具有基本的历史时空概念,知道史料的多种形式;在实践、体验过程中,能够根据任务的不同,主动寻求合作伙伴,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尝试用自己的观点说服他人;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问题作初步的分析,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够根据需要多渠道搜集史料,并按一定的要求提取有效信息,尝试从史料和信息中发现问题,并在新的情境中,重新处理历史信息,解决问题。 【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北宋杰出的史 学家司马光与《资治通鉴》;认识宋词及三位杰出的词人的风格与作品、了解元曲出现;学会欣赏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了解宋元时期的书画名家。 2.通过对宋元时期文化成就 的介绍,引导学生体会“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其国家的强盛密不可分”。通过对宋词、元曲、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通过本课对史学家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学习,让学生们认识到,成功属于持之以恒、勇往直前、不拘泥于现状、勇于创新的人。 【教学重点】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宋词与杰出词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本节课是文化课。主要讲述史学、文学和艺 术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而史学发展最卓越的成就之一就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在文学领域,主要成就是宋词的发展,杰出的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为文学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绘画上,宋代风俗画兴起,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最杰出的代表。因此这是本课内容的重点。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编年体、宋词等。 史学著作的两种体例,纪传体和编年体 ,之前学过《史记》是纪传体,学生可能不理解史学概念,可以指导学生列表明确两种不同体例的区别。宋词是文学上的瑰丽园地,通过举例分析指导学生理解不同的内容反映不同的创作风格特点和不同的历史背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宗旨在于创设 一种文化氛围,通过情景的导入法、结合学生的比较、归纳、讨论,和实时的参与课堂的朗读与欣赏,进行深化和拓展以达到教学的目标。 历史学科的学习需要辅以大量的感性材料,且历史 知识是前后联系的,所以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展示图片、诗歌、动画等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通过设置问题、制造情境帮助学生创造学习动机;通过合作学习、自由发言活跃课堂气氛,训练学生的能力。 本课提供了大量的史料,应指 导学生从史料中汲取知识,掌握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在评价汉武帝、冒顿、卫青、霍去病、王昭君时,要注意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初步掌握运用唯物主义史观客观评价,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表述。通过学习民族关系的“战”与“和”,初步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进程及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展示:在我国浩如 烟海的史学著作中,有堪称“史学双璧”的两部史书大放光彩,一部是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著的《史记》,另一部是什么呢?作者又是谁呢?你能讲讲关于他的故事么? 学生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展示司马光的简介: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北宋陕州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进士出身,年,主编《资治通鉴》。 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讲述故事,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回忆与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