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梁思成 导 入 梁思成,其父为奔波半生、致力于通过变革来振兴中华的“戊戌变法”的中坚人物梁启超;他本人,则是穷其一生,皓首无悔,潜心于中国建筑研究的现代中国建筑的先行者。他们父子,一为“改革家”,一为建筑师,身份不同而爱国兴国的理想却相同。其父且不待言,而梁思成,他大声呼吁“中国的建筑个性即我民族之性格”,表达的是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之情;他用他的文章告诉我们,中国建筑是中国人的骄傲,他的用意就是用强烈的民族精神感染国人。请记住,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最最关键的是要把祖国、把民族刻于你的心中。 01 ONE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新会人。1915 年至1923 年就读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4 年赴美留学,1927 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1928年回国。1946 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 主要作品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等。 作者简介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 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了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曾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唐鉴真大和尚纪念堂的建筑设计。他对中国建筑学的科学研究有重大贡献。 梁思成手稿精美绝伦 写 作 背 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随着北京新城建设的开展,古城的城墙和城门也随之面临被拆除的命运。1953 年,一些人主张扫除北京古建筑和古城墙。为此,梁思成奔走呼吁:“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城墙被拆了,能代表老北京的城楼和牌坊也被拆除了,面对这种严峻现实,梁思成痛心疾首,撰写了《中国建筑的特征》等文。 自然科学小论文的特点 一是“小”。同正规学术论文相比,科学小论文的选题较小,内容较浅,因而篇幅也不长。 二是科学性。科学小论文的材料,应当是真实可靠的,不允许夸大或虚构;观点应当是在经过细致的思考与研究后实事求是地提出来的,而不是任意的猜测或臆断;语言应当准确、清晰、严密、合乎逻辑,不能模棱两可、含糊费解、粗疏缺漏。 三是创造性。是否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是衡量自然科学小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要在科学小论文里,提出自己在观察、调查或考察中获得的新发现,在实验或制作中运用的新方法,在科技活动中所得到的新成果,在深入钻研某种科学知识中积累的新见解,从而能给人一定的启发。 02 TWO 初读课文 重点字音 墁地(màn) 帷幕(wéi) 接榫(sǔn) 穹窿(lónɡ) 额枋(fānɡ) 轮廓(kuò) 脊吻(wěn) 琉璃(liú) 水榭(xiè) 如翚斯飞(huī) 整体感知 1.读文本,列提纲,概括文章文章内容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引论) 第二部分(3-13段):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总体) 第三部分(14-17段):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善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 第四部分(18-20段):提出了“各民族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提倡发扬光大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 文本研读 03 THREE 1.阅读第一部分,中国的建筑体系有什么特点? 故宫 曲阜孔庙 承德避暑山庄 日本寺庙 越南顺化皇城 韩国景福宫 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