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800692
江苏省扬州市树人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20824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江苏省
,
期中
,
答案
,
图片
,
试题
,
语文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扬州市树人高级中学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 2025.4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陶渊明的田园诗,或者说陶诗中的田图境界,有乐境与哀境之分。乐境是表现田图之美, 哀境则是写躬耕之艰辛以及饥寒之困迫。在归隐之初,由于长期图惑的仕与隐的齐眉得以解 决,陶渊明的内心是比较愉悦的。在经过了初期的和诰与愉悦之后,陶渊明遭语了实片的生 活困难。他的田图境界,逐渐从乐境转为袁境。陶渊明的恩想,比如他的固穷守节的伦理观, 还有形影神的思想,虽然在早年就已经有所萌芽,但真正成熟并且明确,正是在归隐之后。 陶渊明田园诗的最大特点,就是写躬耕生活。 田园美与田园生活,在人类发展历史中有特殊的素义代表我们常洗的农业文明。从原 始的采集、狩猎生活,到形成农业文明,其实是人类摆脱纯粹的自然、浑最走向主动创造文 明的重要一步。所以,农业社会创造的文明,比狩猎社会要丰富得多。陶渊明的诗中虽然没 有辰示这些意义,但作为古代诗歌对田园生活之美最出色的表现,陶诗其实拥有深厚的人类 文明背景。同时,作为个体生活的体验,陶诗的田园境界之所以如此地吸引后世的我们,还 在于它表达了普遍的人性。 田园生活中的审美,是经过提升之后造成的。实际的田园耕作,对人的生理也是考验。 陶渊明的田园诗之所以不同于后世许多文人的田国作品,就在于诗人在表达醉心于田园的宁 静、自由的同时,也客观地写出了耕种的劳苦,甚至是生理上的痛苦感觉,正如“种豆南山 下”一诗所描写的情景。今天我们欣赏陶渊明的田园诗、真正使我们被打动的亦是他融入田 园诗作的感情,而非美化的田园。这一点也许是陶渊明与后来的王维、孟浩然等田园诗名家 最大不同之处。 以陶渊明的创作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典型田园诗,其内容虽以田园风景、衣民及农村生活 为主,但其书写者都是士大夫,属于古代士大未的一种文学审关结果。中国古代田园诗是与 士大夫林种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是古代士大夫对中国古老田园文化与文学传统的新创 选。 (摘编自钱志熙《陶渊明的田园诗艺术》) 材料二 “勤靡余劳,心有常闲”出自胸湖明的《自祭文》,意译“勤靡余劳”是一辈子勤勤恳 恳,不道余力。“心有常闲”却与“勘廉余劳”相对,意思是心吴保持悠闲。 中国传统文化最高的境界当是“天人合一”的境翠、也就是我们在解读《周易》的“自 强不息”“厚德载物”时,都往往容易忽视的前面六个字“天行使”“地势坤”。“自强不息” 与“厚德载物”是有报本、有依据的,它的根本和依据是天、地、自然,“天人合一”的“天” 也代指自然,是应该敬畏和效仿的最高存在,与人的精神是合一的。在陶渊明,这个合一的 境界就是“乐天李分、以至百年”,修身保命、李运来化,顺应自然以至于“托体同山阿”。 有了以上对陶渊明精神的理解,我们再来读他的《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会发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出卷网创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安徽省滁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04-17)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八)语文试(PDF版,含答案)(2025-04-17)
广东省湛江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04-17)
浙江省宁波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2025-04-17)
福建省部分达标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2025-04-17)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