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核心素养导向 4.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核心概念:(二)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2.3物质变化的特征--①知道有些物体发生了变化,如纸燃烧、铁生锈等,构成物体的物质也发生了改变。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实验观察发现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科学思维: 了解化学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 探究实践: 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能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该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能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和调查分析等方式获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的特征。 态度责任: 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体会到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的重要性。;养成用证据去解释和支持自己的观点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观察并发现蜡烛燃烧和加热白砂糖这两个实验中的新物质 难点: 寻找发现新物质的证据,并能够表达出来 教具学具: 教师:蜡烛、蜡烛底座、玻璃片、玻璃杯、试管夹、火柴、护目镜、白砂糖、铝箔纸、金属勺、玻璃片(以上物品每组一套)、教学课件。 小组:学生材料一套、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创设情境,提出问题(5分钟) 1.展示糖画制作视频片段,提问:"如何用白糖画出不同颜色的头发?" 2.结合课件中"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主题,引出核心问题:“物质变化时会产生什么新物质?” (预设:学生小组讨论) 白糖加热后颜色为什么会变深?蜡烛燃烧时哪些部分在变化? (预设:小组讨论) 4.变化中会产生什么新物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了解《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引出课题。 5.提问:我们从哪些方面观察物质的变化呢? 教师用板书记录关键词(颜色、气味、状态等) (设计意图:通过糖画视频引趣,引导学生从颜色、气味、状态等多维度观察物质变化,激发探究意识,为理解物质变化本质搭建思维桥梁,实现科学思维的启蒙与进阶。) 二、探索: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预设25分钟) 活动一:加热白砂糖 [材料准备:每组蜡烛、蜡烛底座、火柴、护目镜、白砂糖、铝箔纸、金属勺、玻璃片、学生记录单] (教师佩戴护目镜,强调外焰加热、禁止搅拌,指定安全监督员提醒操作规范) 1.实验步骤: 观察初始白糖特征(颜色/状态/气味)并记录表格 分阶段观察加热过程(1分钟/2分钟/最终焦化) 将不同阶段的勺子中的物质用小棒挑起,绘制同学的发型。 记录表设计: 加热时间 颜色变化 状态变化 气味变化 是否产生新物质 初始状态 白色 固体 无 否 1分钟后 棕黄色 液体 甜香 是(液态糖浆) 3分钟后 黑色 固体 焦糊 是(碳化物) 学生实验,一边实验,一边进行实验记录,并为接下来的汇报做准备 3.交流观察结果,梳理观察到的现象,哪些现象说明变化中产生了新物质,猜测下这个物质可能是什么? 4.除此以外你还发现了什么? (预设:勺子底部黑黑的,是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炭黑……) 5.在画发型的活动中,除了白砂糖发生了改变,还有什么物质发生了改变? 6.铁勺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现象? 7.蜡烛的变化比较复杂,我们再用一些实验进一步研究一下吧。 活动二:蜡烛燃烧 [材料准备:每组蜡烛、蜡烛底座、玻璃片、玻璃杯、试管夹、火柴、护目镜、学生记录单] 1.出示蜡烛燃烧的操作步骤:①点燃蜡烛;②倒扣玻璃杯;③接触玻璃片 2.出示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玻璃杯干燥、洁净、透明。玻璃杯需要悬空,不能把蜡烛封闭。玻璃片用试管夹夹住,短暂接触火焰,观察玻璃片表面的变化,注意不要烫伤手! 3.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到学习单中。 4.交流观察结果,梳理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