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宣威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中考试 高一 历史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西周晚期的铭文显示,传递王令的人以出身不是特别高贵的史官和善(膳)夫为主,他们共同承担沟通内外、出纳王令的职责,周王甚至派他们出使异地,以传递王令或完成某些军政任务。周王的做法意在( ) A. 扩大官员来源的范围 B. 强化对地方的监察 C. 扭转王权衰微的现状 D. 完善中央官僚体制 2.孔子主张以德治国,克己复礼。老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君主独裁。这反映出,他们都( ) A. 努力恢复传统制度 B. 代表旧贵族的利益 C. 奉行以民为本思想 D. 意图重建政治秩序 3.《史记》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后于定陶“治产积居”“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子贡“学於(于)仲尼,退而仕於(于)卫。废(卖出)著(囤积)鬻财於(于)曹、鲁之间……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这些材料反映出春秋时期( ) A. 地域性商人群体开始出现 B. 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C. 经商谋利已成为社会主流 D. 商品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4.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能够统一的客观条件是( ) A. 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B. 率先进行改革变法 C. 继承西周治国理念 D. 历代秦王励精图治 5.从汉武帝正式设立太学,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50人剧增至10000余人。太学弟子经学习考核,一般可任郡国文学职务,优异者可授中央或地方行政官。汉代这些举措( ) A. 促进学术自由 B. 推动教育普及 C. 巩固儒学地位 D. 培养实用人才 6.秦汉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北方经济总体上仍强于南方,但北重南轻的局面得到很大改变。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 南北政权对峙与竞争 B. 丝绸之路的开辟 C. 南方丰富的人力资源 D. 江南经济的开发 7.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下列属于唐太宗边疆管理的措施是( ) A. 唐蕃会盟相约“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B. 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C. 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D. 击败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 8.下表为贞观和武周时期宰相来源及人数、占比变化统计。下述现象( ) A. 利于决策效率提高 B. 造成宰相权力膨胀 C. 反映唐代冗官现象 D. 体现统治基础扩大 9.下图所示文物大量出土于隋唐墓葬中,而在此前和此后的墓葬中却很罕见。这间接说明隋唐时期( ) 对外贸易处于顶峰 西北边疆战乱频繁 C. 丝路贸易较为兴盛 D. 榷场互市相当活跃 10.下图为南宋刘松年所绘《中兴四将图》(局部),绘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全身立像,为南宋人物肖像画中的佳作。南宋史官章颖则将岳飞、李显忠、刘锜、魏胜列入自己的《皇宋中兴四将传》一书。这反映出当时( ) 忠勇爱国精神受到推崇 武将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 C. 军事人才选拔标准多样 D. 绘画成就以人物画最为突出 11.辽人自称“北朝”,称北宋为“南朝”,认为“南朝”“北朝”是一家;金人进入中原以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但金人并没有将宋人排除于中国之外。这体现了当时( ) A. 多元一体意识的增强 B. 民族交融开始出现 C. 因俗而治的统治政策 D.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12.宋代笔记体散记文《东京梦华录》记载,汴梁城内有大大小小多家茶店,它们分布在热闹的市井街巷中,店里有吹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