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3427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5-0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1005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3课,现代,食物,生产,储备,食品安全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题目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标要求 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位于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本单元内容分为三部分,分别是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以及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主要讲述了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以及现代化农业。 本课教材分为三个子目,分别是食物生产的现代化,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内容涵盖了现代化农业的方方面面,从食物的生产到储备再到食品安全,系统的对现代化农业进行了阐述。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高二学生,学生之前的两课中已经学习到了有关于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的相关知识,对于本课涉及到的现代化农业会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孩子们对于农村日新月异的农业机械发展并没有一个清楚宏观的认知,因此对于教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感受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 2.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3.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粮食安全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认识中国成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 教学难点: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的意义 学习评价设计 1. 在阅读史料的过程中,感受科技发展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迁,感受生产力对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2.引导学生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历史意义,并理解经济活动与社会、科技与生活等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目标 环节一:导入新课 本课以现代温室种植技术资料导入,介绍了温室种植的优势,旨在说明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由此导入新课。 展示时空坐标。 在教师的带领下初步了解本节课的主题。 通过情境的创设,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兴趣。 环节二: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讲授新课: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课前思考】请基于已有知识,结合下列图片请归纳它们所反映的“生产”有何不同? 概念解释: 传统农业: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地位的农业。 现代农业:是现代科学基础上,是以现代工业化、产业化、集约化为主要特征,用现代组织管理方式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的农业。 集约化:“集合要素优势、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单位效益的方式。 产业化: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效益为目标。 (一)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1.结合材料及教材,概括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原因。 材料:自19世纪后半期起,美国就开始投资在各州兴建专门的农业试验站,到19世纪末期,美国从联邦中央政府到最基本的县一级政府都成立了农业科研机构。……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脚步进一步加快了,如皮特式打谷机、小麦播种机、玉米种植机等各类新型农具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刘鹏《浅析19世纪美国农业科研研发体系的构建与影响》 2.进程 思考:结合教材P13和下列图片,概述农业现代化进程及其具体表现。 3.表现:(1)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2)杂交育种技术的突破(3)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大型农场、养殖场的出现 4.意义 思考: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世界农业的发展证明,农业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根本性力量。 ·自中国的杂交水稻育成后,为解决世界范围的贫穷与饥饿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基因转移和重组等生物技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