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科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806309
4.4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分层练习)-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精品课堂(含解析)
日期:2025-04-2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24141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学年
,
课堂
,
精品
,
同步
,
科学
,
下册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分层练习 1.为了探究茎中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小明取带有3片叶子的海桐枝条进行如图实验,一段时间后,自下而上在枝条不同部位进行横切,其中距枝条底部5厘米部位标记为甲,直至横切面上刚好观察不到染色现象的部位标记为乙。小明将海桐枝条横截面切开,发现红色染液分布于茎的( ) A.表皮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髓 【答案】C 【解答】解:茎中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分为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小明将海桐枝条横截面切开,发现红色染液分布于茎的变红的部位是茎中的木质部。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某同学家中有一棵苹果树,在苹果成熟前由于某种原因损伤了部分树皮,收获时果实反而又大又好吃,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受伤的树皮的运输水分能力更强了 B.木质部输送给果实更多的水分 C.果实木质部运输有机物,损伤树皮不影响果实的发育 D.树叶制造的营养物质向下运输受阻而供给了果实 【答案】D 【解答】解:“收获时果实反而又大又好吃”说明果实中储存了更多的有机物,也说明了树叶制造的营养物质更多供给了果实。再从“损伤了部分树皮”来看,由于向下运输营养物质的筛管在树皮的韧皮部中也同时被割断,这样就是树叶制造的营养物质向下运输受阻而供给了果实。 故选:D。 3.为了探究茎中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小明取带有3片叶子的海桐枝条进行如图实验,一段时间后,自下而上在枝条不同部位进行横切,其中距枝条底部5厘米部位标记为甲,直至横切面上刚好观察不到染色现象的部位标记为乙。小明另取大小及长势相同、带有6片叶子的海桐枝条,在相同环境下重复上述实验。推测该枝条甲、乙两处横切面的染色情况( ) A.甲的染色面积变小 B.甲的染色面积变大 C.乙的位置变低 D.乙的位置变高 【答案】D 【解答】解:叶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枝条上保留的叶片数量越多蒸腾作用越强烈,越有利于枝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叶脉变红的速度快。带有6片叶子的海桐枝条比带有3片叶子的海桐枝条,叶片数量更多,蒸腾作用强度更大,因此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被运输到更高的部位,乙部位未染色的部位会随着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而向上移动,即乙的位置变高。因此,推测该枝条甲、乙两处横切面的染色情况是乙的位置变高。因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在小树上拴铁丝,时间长了会形成瘤状物。果农在生产中,常对果树进行环割,用来提高产量。上述两种情况都损坏了茎的( ) A.木质部 B.韧皮部 C.形成层 D.髓 【答案】B 【解答】解: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结构从外到内主要由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四部分构成,树皮的内部是韧皮部,韧皮部内具有筛管,筛管向下运输有机物。在小树上拴铁丝,时间长了随着木质部的不断加粗,铁丝就会勒断木质部内的筛管,阻断有机物向下的通道,会在铁丝的上方形成瘤状物。果农在生产中,常对果树进行环割,目的是割茎的韧皮部内的筛管,以减少向下运到根部的有机物,这样大量的有机物就能集中用于地上部分的开花结果,所以就能提高产量。所以上述两种情况都损坏了茎的韧皮部,ACD不正确,B正确。 故选:B。 5.我国南方有“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的说法。竹笋初钻出土面就有了与长成后同样的粗细。这说明竹茎的结构中没有( ) A.韧皮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髓 【答案】B 【解答】解:在树皮以内有一层分生组织,叫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不断地侧向分裂增生,其中,大部分细胞向内形成木质部,少量细胞向外形成韧皮部,从而使得树干不断地加粗。由于竹茎的结构中没有形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七下科学期中冲刺模拟卷(一)(到第2章,含解析)(2025-04-18)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1-4 章综合 检测A(原卷+答题卷+解析卷)(2025-04-18)
浙江省杭州市闻涛杭二中附一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到第2章,pdf版,含答案)(2025-04-18)
八下科学期中冲刺模拟卷(二)(到第2章,含解析)(2025-04-18)
2025年浙江省金华市义乌稠州中学七年级下学力检测科学卷(到第2章,pdf‘版,无答案)(2025-04-1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