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7.4平行线的判定 相交线与平行线 数学冀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 图片替换区 1.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2.会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去判定两直线平行,并能灵活应用其解决相关的问题; 3.进一步感受说理的表达方式,体会“推理”的意义和作用. 4.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图片替换区 情境 装修工人正在向墙上钉木条,如果木条b与墙壁的边缘垂直,那么木条a与墙壁的边缘所夹的角为多少度时,才能使木条a与木条b平行? 如图,图中∠2的同位角是_____,内错角是_____,同旁内角是_____. 复习回顾 A B C D E F 1 2 3 4 ∠3 ∠1 ∠4 若∠2=∠3,则直线AB与CD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AB∥CD.理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判定两直线平行的基本事实.根据 这个基本事实,你还能得到平行线的其他判定方法吗 小亮和小红经过认真观察与合作交流,有了新的发现. ∵∠1=∠3(对顶角相等),若∠1=∠2,那么就能推出∠2=∠3,于是就有AB∥CD. ∵∠3+∠4=180°(平角定义),如果∠2+∠4=180°,那么就能推出∠2=∠3,于是就有AB∥CD. 他们的想法正确吗? A B C D E F 1 2 3 4 小亮 小红 命题1 已知:如图,直线AB,CD被EF所截,∠1=∠2,那么AB∥CD. 理由:∵∠1=∠2( ), ∠1=∠3( ), ∴ ∠2=∠3( ). ∴ AB∥CD ( ). A B C D E F 1 2 3 4 阅读下面这两个命题的说理过程,在括号内填写依据. 已知 对顶角相等 等量代换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通过命题1,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 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你能用几何语言来描述这个定理吗? A B C D E F 1 2 3 4 ∵ ∠1=∠2( 已知 ) ∴ AB∥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命题2 已知:如图,直线AB,CD被EF所截,∠2+∠4=180°, 那么AB∥CD. 理由:∵∠2+∠4=180°( ), ∠3+∠4=180°( ), ∴∠2=180°-∠4,∠3=180°-∠4. ( ). ∴∠2=∠3 ( ). ∴ AB∥CD ( ). A B C D E F 1 2 3 4 已知 平角的定义 等式的性质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等量代换 通过命题2,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 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你能用几何语言来描述这个定理吗? A B C D E F 1 2 3 4 ∵ ∠2+∠4=180°( 已知 ) ∴ AB∥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例1 已知: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1=60°,∠2=120°.请说明AB∥CD的理由. A B C D E F 1 2 3 4 理由: ∵ ∠1=60°,∠2=120°,(已知) ∴∠1+∠2=60°+120°=180°, ∵∠2=∠4 (对顶角相等), ∴ ∠1+∠4=180°(等量代换). ∴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例2 如图,已知∠ADE=60°,DF平分∠ADE,∠1=30°,试说明:DF∥BE. 分析 要想说明DF∥BE,可通过说明∠1=∠EDF来实现,由于∠1=30°,所以只需求出∠EDF =30°,而这个结论可通过DF是∠ADE的平分线来求得. 例2 如图,已知∠ADE=60°,DF平分∠ADE,∠1=30°,试说明:DF∥BE. 分析:要想说明DF ∥BE,可通过说明∠1= ∠EDF来实现,由于∠1=30°,所以只需求出∠EDF =30°,而这个结论可通过DF是∠ADE的平分线来求得. 归纳 要判定两直线平行,可以通过说明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来实现,至于到底选用同位角、内错角还是选用同旁内角,要看具体的题目,要尽可能与已知条件联系. 练习 1.如图,直线a,b 被直线c 所截.如果同位角∠1=∠5,请写出图中其他相等的同位角、所有相等的内错角、所有互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