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7541

天津市河东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04-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26436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天津市河,试卷,答案,图片,语文,东区
    河东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学校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时, 务必将第1卷的1-10题,第Ⅱ卷的第14、16题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 无效。 第丨卷 (30分) 洳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文化传承方式亦里现出独特的模式。现代救育体系强调标准化与系 O 统化,然而这与传统的文化传承方式( )。在传统乡土社会,文化传承往往以家庭、 村落为单位,通过口耳相传、行为示范来实现。就像古老村落里,长辈们会向晚辈传拎农事 经验、民间技艺以及传统习俗,像农忙时如何播种、收割,节日里怎样制作特色美食等。这 种传承体系并非固定的教学模式,而是一个灵活的传播过程。有时,传承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长辈的影响力。威望高的长辈,其文化传承可以覆盖整个村落:影响力小的,可能仅局限于 ( )的几个家庭。这和乡土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网络是相似的。好比在一个家族中,当 家族中有德高望重的族长时,家族的文化、家规可以得到很好的传承与遵循。可一旦族长失 去威望,或是家族走向衰落,( ),文化传承的链条也会随之断裂。中国乡土社 解 据 会的文化传承模式具有这种( )特性。在一些偏远乡村,文化传承的规模可能极小; 但在一些文化底蕴深厚、家族势力庞大的村落,文化传承的范围可以扩展得极为广泛。因为 这种可大可小的文化传承格局,致使很多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对文化的兴变变迁有着深刻的 感触。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大相径庭 附近 人走茶凉 波动 B.背道而驰 近旁 人去楼空 变动 /0///0 C.大相径庭 近旁 树倒猢狲散 伸缩 D.背道而驰 附近 墙倒众人推 起伏 2,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可大可小的文化传承格局,因为致使很多生活在乡士社会的人对文化的兴衰变迁有 高二语文试卷第1页(共10页) 着深刻的感触。 B.很多生活在乡士社会的人正因为对这种可大可小的文化传承格局,所以对文化的兴衰变 迁有着深刻的感触。 C,通过这种可大可小的文化传承格局,致使很多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对文化的兴衰变迁有 着深刻的感触。 D.正因为这种可大可小的文化传承格局,很多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对文化的兴衰变迁有着 深刻的感触。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长篇抒情诗,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 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壁”。 B.“三吴”指吴兴、吴郡、会稽;钱塘,指今浙江杭州。维扬,扬州的别称;淮左,淮河 左边的地区,当时设置淮南东路。 C.“黄昏”,十二时辰之一,即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7时至19时;人定,即亥时,相当 于现在21时至23时。 D.歌德,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古典主义的代表,代表作有《葛兹·冯·伯利欣根》《少 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材料一: 中国古人以一种亲和的姿态探天问地,并且按服自己的居所及所熟悉的地上秩序想象拟 构原本神秋莫测的宇宙天地。地上有王都与方国,天上也有中夹与四宫。除了天上,还有地 下,其空间秩序也按服地上的政治体制进行想象和建构。自殷商开始,古人就形成了“四方 卫中”的政治方位空间观。《周易·系辞上》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 位矣。”可见,中国平期在横向平面与纵向立体的双重维度建构空间秩序,形成一个贯穿天 上、地上、地下的复合空间体系,其目的是要使万物各处其位,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责与功能。 上述天尊地卑、高下相从、中侧拱卫的空间格局,为古代的王道政治提供了有力的思想 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