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7542

天津市河西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04-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23716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天津市河,试卷,答案,图片,语文,西区
    河西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质量调查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1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中国历史悠久,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有着()的历史文献。要想深刻认识 中国文化,离不开考古。那一件件出土的文物,不只是见证历史的珍品,更是滋养中国文 化的甘泉。在中国文化的研究中,重大的考古发现(),许多考古发现(),中华 民族自史前时期起,就是一个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勇于探索的伟大民族。今天,我们要 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而考古学的 发展离不开考古方面的专业人才。对考古学者而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是探 索发现、求得卖知的驱动力。他们钻深山、探遗迹,一把手铲、一支毛刷,风餐露宿,不 改初心。他们通过科学的手段探索古史,以人文的笔触刻写文明,用手铲拨开千年的迷雾, 在田野揭露历史的謎底。中国考古因立足中国推动世界文明历史的探索而高瞻远瞩,因探 索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而博大精深,让我们在考古事业的春天里砥砺奋 进,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汗牛充栋 层见叠出 证实 规律 B.汗牛充栋 层出不穷 证明 规则 C,浩如烟海 层出不穷 证实 规律 D.浩如烟海 层见叠出 证明 规则 2.对选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用手铲拨开千年的迷雾,通过科学的手段探索古史,以人文的笔触刻写文明, 在田野揭开历史的谜底。 B.他们用手铲拨开千年的迷雾,在田野揭开历史的谜底,通过科学的手段探索古史, 以人文的笔触刻写文明。 C.他们用手铲拨开千年的迷雾,在田野揭露历史的谜底,通过科学的手段探索古史, 以人文的笔触刻写文明。 D.他们用手铲拨开千年的迷雾,通过科学的手段探索古史,以人文的笔触刻写文明, 在田野揭露历史的谜底。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10页 3.下列各项中,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我们学过的《芣苜》选自《诗经·周南》,《氓》选自《诗经·案风》。 B.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著名诗人的作品各具特色。李白的《蜀道难》是杂言古体 诗,格律不拘,形式灵活;杜甫的《蜀相》是七言律诗,结构严整,感情深沉。 C.《阿Q正传》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 通过阿Q这一典型形象揭示了普遍的人性弱点,体现了鲁迅的启蒙思想。 D.归有光是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震川,崇尚唐宋古文。《项脊轩志》虽然记述 的是身边琐事,却围绕“悲”和“喜”志物怀人,一些细节能够打动人心。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罗丁孤苦,至于成立 成立:成人自立 B.比去,以手盍门 比:等到 C.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追赶 D.得不焚,殆有神护 殆:恐怕,可能 5.下列每组虚词的用法和意相同的一项是()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内无应门五尺之偾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某所,而母立于兹 余扃肺而居 D.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材料一: 20多年来,网络文学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前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了 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出去,已经成为新中国 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来临,网络文学行业坚定初心、锐 意进取,在守正创新中,从内容创作到商业模式全面探索网络文学健康蓬勃发展之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勇于回答时代课题。近两年,中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