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9501

4.2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同步课件 46张PPT)--2024-2025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05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216149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七年级,科学,教版,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4.2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 我们生活的大地 普通水稻只能生长在一般的水田里,而无法在盐碱地生长。2012 年以来,袁隆平院士参与培育的适合在盐碱地里生长的“海水稻”,从科研试验阶段发展到了产业化、规模化推广阶段。普通水田与盐碱地,两种土壤的结构和质地有什么不同? 一、土壤的形成 1.最初,地球外层的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并没有土壤。 2.风化和侵蚀 风化 风化是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出现破碎、疏松及矿物成分变化的现象 侵蚀 侵蚀是风、水、冰或重力等作用破坏岩石、搬运岩石碎屑物的过程 岩石遭受物理风化时,会破裂成越来越小的碎屑,每块碎屑保持原有的物质性质。影响岩石物理风化的因素有很多,温度、压力和生物活动是导致岩石发生物理风化的重要因素 化学风化是岩石在水、氧气、二 氧化碳和酸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发生 化学反应使岩石的成分改变的过程。 化学风化所产生的碎屑物质的组成不 同于原来的岩石。例如,岩石和水的 化学反应导致新矿物的形成,以及可 溶性物质的析出。 一、土壤的形成 3.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 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是岩石风化的两种基本类型 类型 定义 影响因素 物理 风化 物理风化使岩石破裂成越来越小的碎屑,每块碎屑保持原有的物质性质 温度、压力和生物活动是导致岩石发生物理风化的重要因素 化学 风化 化学风化是岩石在水、氧气、二氧化碳和酸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使岩石的成分改变的过程。化 学风化所产生的碎屑物质的组成不同于原来的岩石 水、氧气、二氧化碳、酸等,如岩石和水的化学反应导致新矿物的形成,以及可溶性物质的析出 岩石通过物理风化碎裂成碎屑后表面积增大,碎屑物更易遭受化学风化作用。 4.土壤层 风化的岩石碎屑慢慢发育成土壤层。土壤可被粗略地分为三层:母质层、淀积层、表层(如图所示) 岩石形成土壤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例题:下列关于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形成后是固定不变的 B.土壤固体部分主要由腐殖质组成 C.土壤的形成过程是长期的,目前还在持续进行 D.以上说法都是正确的 解析:土壤固体部分主要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组成,土壤的形成过程随着时间的进展不断加深,土壤成分也是变化的,持续进行的。故选 C。答案:C 二、土壤的成分 矿物质颗粒是土壤的主要组成成分。矿物质颗粒之间有孔隙,由气体和水分占据。土壤中还有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土壤中的气体绝大部分来自大气中的氮气、氧气等,小部分来自土壤内的生命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土壤中的水分主要由地表渗入,其中含有许多溶解的矿物质。 蚯蚓是靠能分泌黏液的湿润体壁进行呼吸的。下雨时蚯蚓常从土壤中钻到地面,请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下雨时土壤中的空气含量减少,蚯蚓必须到地面上来获得呼吸所需空气。 例题:壤中有许多的土壤生物,下列不属于土壤生物的是( ) A.蚯蚓 B.蜈蚣 C.蟋蟀 D.兔子 解析:蚯蚓、蜈蚣和蟋蟀都在土壤中生活,属于土壤生物;兔子在土壤上行走、活动和觅食,不属于土壤生物。 答案:D 除了需要空气和水等无机物外,很多土壤生物的生存还需要有机物来提供营养。有机物能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你能根据这一原理设计实验来检验土壤中是否存在有机物吗? 1. 取经充分干燥的土壤,先用天平称 取 50 g,然后把它们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 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什么现象? 2. 待土壤冷却后,再用天平称得其质 量为 g。从土壤的成分分析,土壤质 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以及人工施用的有机肥。这些有机物经过微生物分解后形成腐殖质,使土壤形成良好的团粒,有利于植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