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0026

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2.1 内环境的稳态课件(共34张PPT)

日期:2025-04-2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58460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苏教版,34张,课件,稳态,环境,必修
  • cover
(课件网) 第1节 内环境的稳态 第二章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实验:比较清水、缓冲液和体液对pH变化的调节作用 1. 实验目的 通过比较清水、缓冲液和生物材料的匀浆(模拟体液)在调节pH变化中的作用,理解体液是如何调节内环境pH变化的。 2. 实验原理 (1)将某种酸或碱加入清水中,其pH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将该种酸或碱加入缓冲液中,其pH变化会低于清水中的变化,这是因为清水没有缓冲液所具备的缓冲功能。 (2)用生物材料的匀浆模拟生物体的体液。加入酸或碱后,将生物材料的匀浆pH变化与清水、缓冲液的pH变化进行对比,可以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pH平衡的。 3. 实验器材和试剂 生物材料(猪肝匀浆、马铃薯匀浆、黄瓜匀浆和用清水稀释5倍的鸡蛋清);50mL的烧杯、50mL的量筒、防护手套、pH计或广谱pH试纸、彩色铅笔、镊子;清水、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的HCl溶液(盛于滴瓶中)、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的NaOH溶液(盛于滴瓶中)、pH为7的磷酸缓冲液(Na2HPO4/NaH2PO4或K2HPO4/KH2PO4) 4. 实验步骤 (1)实验记录表 材料种类 加入HCl溶液后的pH 加入NaOH溶液后的pH 0滴 5滴 10滴 15滴 20滴 25滴 0滴 5滴 10滴 15滴 20滴 25滴 清水 缓冲液 生物材料1 生物材料2 生物材料3 生物材料4 (2)在50mL的烧杯中加入25mL清水,并用pH计或pH试纸测试清水的起始pH,向烧杯中先加一滴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的HCl溶液,并轻轻摇动继续加入4滴后,再测定溶液的pH。重复这一步骤直到加入25滴为止,将pH的测定结果依次记入表中。 (3)充分冲洗烧杯,并向其中倒入25mL清水。重复上述步骤2,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的NaOH溶液,测定并在表中记录溶液的pH。 (4)充分冲洗烧杯,用缓冲液代替清水,分别重复步骤2和步骤3,在表中记录结果。 (5)充分冲洗烧杯,依次选四种生物材料代替清水,分别重复步骤(2)和步骤(3),在表中记录结果。 (6)根据所得数据,以酸或碱加入的滴数为横轴,以pH为纵轴,画出清水pH变化的曲线。 实验结果显示,加入HCl溶液或NaOH溶液后,不同实验材料的pH变化的大小是不同的;而生物材料匀浆(模拟体液)和缓冲液类似,它们的pH变化都小于清水的pH变化。因为缓冲液和生物材料匀浆具有一定的酸碱调节能力,即缓冲能力。 5. 结果与分析 滴加液体的量 清水 清水 缓冲液/生物材料 内环境pH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是因为其中含有_____ 很多缓冲对 人体内环境最重要的缓冲对是_____ 其次是_____ HCO3-/H2CO3 HPO42-/H2PO4- 1.酸碱度的动态变化 2.体温的动态变化 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存在微小的差异; 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变化幅度一般不超过1℃; 尽管气温波动范围较大,但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1)定义: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3.稳态 (2)体现: ①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②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02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外环境变化过于剧烈 (外因) 功能障碍 (内因) 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 细胞代谢紊乱甚至导致疾病发生 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机体内各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调一致呢?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二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注意:  (1)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代谢速率不一定下降,如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增多时,代谢速率上升,表现出甲亢症状。 (2)内环境达到稳态时,人不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