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0038

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1.2 体液调节课件(共56张PPT)

日期:2025-04-2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60702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
  • cover
(课件网) 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风华正茂的青年,在发育过程中,人的身体不断发生着奇妙的变化:身高、体重不断增加,第二性征逐渐出现,智力水平明显提高……身心的这些变化与人体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有关。20世纪之前,生物学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直到1902年,人类才第一次揭开了“激素” 的神秘面纱。激素是如何调节生命活动的?激素调节的特点有哪些?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又是如何协调配合,共同维持机体稳态的? 第二节 体液调节 科学家发现:狗进食后,胃便开足马力,把食物磨碎,当食物进入小肠时,胰腺马上会分泌出胰液并立刻送到小肠,和磨碎的食物混合起来,进行消化活动。 那么,食物到达小肠的消息,胰腺是怎样得到的呢 19世纪普遍认为: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积极思维:胰液分泌只受神经调节吗? 1、1850年,法国科学家贝尔纳首先发现酸性食糜进入小肠会引起胰液分泌。 1894年,俄国科学家再次发现了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引起胰液分泌的现象。 2、法国科学家沃泰默也为研究胰液分泌进行了实验。他的实验方法对胰液分泌机制研究的突破提供了重要思路。 一、激素和激素调节作用的发现 1、沃泰默实验 实验① 盐酸 小肠 注入 胰腺分泌胰液 结果 实验② 盐酸 血液 注入 胰腺不分泌胰液 结果 实验③ 盐酸 小肠 注入 胰腺分泌胰液 结果 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 盐酸刺激小肠神经后将兴奋传给胰腺从而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结论: 盐酸刺激胰腺不能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结论: 结论: 这是一个十分顽固的反射,小肠上的微小神经难以剔除干净; 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 创新思维: 这种实验现象不是神经调节的结果,而是化学调节的结果: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创新实验: 小肠黏膜 剪下狗的一段小肠 刮下 加稀盐酸+细砂 磨碎 制成提取液 注射 同一条狗的静脉 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结果 得出结论: 小肠黏膜能产生某种物质,促进胰腺分泌胰液,把这种物质称为促胰液素。 注: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促胰液素的合成部位:小肠黏膜细胞; (3)分泌器官或细胞: 3、激素 (1)概念: 除神经调节外,机体内还存在着一种通过化学物质调节生命活动的方式,这类化学物质被称为“激素”; 激素对生命活动不限于促进作用,不少激素还有抑制作用; (2)作用: 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 注: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 ②内分泌腺:腺体内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体内的毛细血管,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如垂体、甲状腺、胸腺、性腺、胰岛等; ①外分泌腺:腺体内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如消化腺、汗腺、皮脂腺、泪腺等; 提醒:胰腺既有外分泌部(分泌消化液),也有内分泌部(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1)组成: 5、内分泌系统 (2)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由内分泌腺以及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共同构成; ①与神经系统一样,内分泌系统也是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它与神经系统相辅相成; 4、激素调节: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 ②两者共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代谢,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并影响人及动物的行为、控制生殖等生理过程; 内分泌系统对机体内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3)内分泌系统功能 判断: (1)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都起促进作用(  ) (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导管运输到相应部位(  ) (3)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激素(  ) (4)一种内分泌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激素(  ) × × × × ①内分泌系统参与调节机体的水盐平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