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性必修一 第五单元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中国古代的货币 1、夏朝———海贝 思考:这些汉字有何共同点?这说明了什么现象? 都与贝有关,说明贝币是古代经济发展的起源与社会基石,是常用的一般等价物。 中国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还有用骨头、石头做成的仿制贝。 2、商朝———铜铸币 思考:为何这一时期会出现铜铸币?有何意义? 原因:①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 ②冶铜技术的发展,铜不易腐蚀、造价低。 意义: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演变 3、春秋战国———币制混乱 思考:春秋战国时期币制混乱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弊端? 原因:西周末王室衰微,诸侯割据混战。 弊端:①频繁的货币换算导致效率低下; ②不利于商品贸易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加剧分裂。 4、秦朝———圆形方孔钱(秦半两)(特点:由多元货币向统一货币演变 ) 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 思考:秦朝货币改革的历史作用? 作用: ①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巩固政权,促进文化认同与民族团结。 ②便利各地商品交换和赋税征收,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③圆形方孔钱此后被长期沿用,成为古代货币的基本形式。 ④体现皇权至上的观念,维护君主集权。 5、汉朝———五铢钱 背景:①货币制度混乱;②私铸钱现象严重;③通货膨胀影响民生;④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特点: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演变 作用: ①实现全国货币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 ③币制规范化,后世沿用七百年之久(至唐初)。 6、唐朝———通宝、元宝、重宝 特点1: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 特点2:货币符号化特征的进一步增强,凸显政治宣传作用 思考:开元通宝的发行有什么意义? 开启了中国货币史上以“通宝”、“元宝”作为货币标示的货币系统。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通宝”即“流通宝货”之意,反映了人们对货币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成为整个东方货币文化体系内各国铸钱的标准,是汉文化圈重要组成要素。 7、宋朝———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 特点:由金属货币向纸币演变 交子出现的原因: 宋商品经济繁荣发展,需要大量货币; 铜币流通量不足,出现钱荒; 铁钱笨重不便流通; 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展。 借鉴了飞钱的功能。 四川地区特殊的贸易和货币环境。 思考:宋朝发行纸币交子的影响有哪些?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影响深远; 与铜钱兼行,弥补现钱的不足,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缺乏监管,滥发纸币,造成严重通货膨胀。 8、元朝———纸币(钞) 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 结果: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明朝恢复铜钱、纸币并行) 9、明清———白银货币化 (1)发展历程: ①从战国到元朝,贵金属金、银也时常承担货币职能,但并未成为主要货币。 ②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 ③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思考:为什么明清时期会出现“白银货币化”的现象? 国内:①宝钞贬值(通货膨胀);②白银体积小、价值高、易于分割熔铸、便于携带;③赋税改革的推动(一条鞭法);④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根本原因)。 国际:新航路开辟后,国际贸易日益发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思考: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的影响? 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缓解了通货膨胀; 推动赋役制度的改革; 加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推动世界贸易网络和世界市场的发展。 思考:中国古代货币演变有何规律? 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由多元货币向统一货币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