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 - 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数学 (2025.4) 注意事项 本试题分试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第 Ⅰ 卷满分为 40 分;第 Ⅱ 卷满分为 110 分。本试题共 8 页,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试卷、答题卡一并交回。本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第 Ⅰ 卷 (选择题 共 40 分) 注意事项 第 Ⅰ 卷为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 “石头、剪刀、布” 的游戏中,小美、小好两人同时出 “布” 的事件是( ) A. 随机事件 B. 不可能事件 C. 必然事件 D. 确定性事件 2.在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我国成功制造出了超薄 “手撕钢”,打破了世界纪录。据悉,该材料的厚度仅有 0.000015 米,将数据 0.000015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0.15×10 6 B. 1.5×10 4 C. 15×10 4 D. 1.5×10 5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a3·a=2a4 B. (a3)3=a9 C. (ab)3=a3b D. a8÷a2=a4 4.如图,利用工具测量角,则∠1的大小为( ) A. 30 B. 60 C. 120 D. 150 5.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运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木杆秤,学名叫作戥(děng)子。一杆古秤在称物时的状态如图所示,已知∠1=100 ,则∠2的度数为( ) A. 120 B. 110 C. 100 D. 80 6.若(y+3)(y 2)=y2+my+n,则m、n的值分别为( ) A. m=5,n=6 B. m=5,n= 6 C. m=1,n=6 D. m=1,n= 6 7.综合实践课上,同学们做用频率估计概率的试验。如图①,一个质地均匀的转盘被平均分成 10 等份,分别标有 1,2,3,4,5,6,7,8,9,10。转盘的指针每次停止转动后,记录下指针指向的数字 (指针指向边界时不记录结果,重新转动一次)。其中有一个小组将记录的试验数据进行整理,绘制的频率随试验次数变化趋势图如图②所示,则这个小组记录的试验可能是( ) A. 指针指向的数字能被 3 整除 B. 指针指向的数字是偶数 C. 指针指向的数字比 6 大 D. 指针指向的数字能被 5 整除 8.如图,AC⊥BE,DE⊥BE,若△ABC≌△BDE,AC=5,DE=2,则CE等于( ) A. 4 B. 3.5 C. 3 D. 2.5 9.四边形ABCD的边长如图所示,对角线AC的长度随四边形形状的改变而变化。当△ABC为等腰三角形时,对角线AC的长为( ) A. 2 B. 3 C. 4 D. 5 10.我国古代数学的许多发现都曾位居世界前列,“杨辉三角” 就是其中一例,如图所示为这个 “三角形” 的构造法则:两腰上的数都是 1,其余每个数均为其上方左右两数之和,它给出了(a+b)n(n为正整数) 的展开式 (按a的次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的系数规律。请用此规律解决如下问题:若今天是星期三,经过20256天后是星期几?( ) A. 星期二 B. 星期三 C. 星期四 D. 星期五 第 Ⅱ 卷 (非选择题 共 110 分) 注意事项 所有答案必须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 (不得使用铅笔和圆珠笔) 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超出方框无效),不能写在试卷上,不能使用涂改液、修正带等。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答案无效。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 6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11. 一个角的度数是 63度,则这个角的补角的度数是_____ 度。 12. 计算( 2)2025×()2025的结果为 _____ 。 13. “二十四节气” 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被国际气象界誉为 “中国第五大发明”。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了 8 张关于 “二十四节气” 的卡片,其中有 3 张 “谷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