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质量评价(二)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需要有一定的证据支持,下列有关证据及推测合理的是( D ) A.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是化石 B.一般来说,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 C.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种类少,结构简单 D.马的前肢和鹰的翅膀虽有差别,但骨骼排列相似,可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解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证据,但不是唯一的证据;一般来说,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种类多,结构复杂;马的前肢和鹰的翅膀虽有差别,但骨骼排列相似,可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2.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不符合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是( D ) A.水生→陆生 B.单细胞→多细胞 C.种子裸露→种子外有果皮 D.肉食性→草食性 解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肉食性→草食性,只是动物食性的不同之处,不符合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3.如图为生活在某区域的几种灵长类动物的进化历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人类与长臂猿的亲缘关系最近 B.大猩猩的形态结构比长臂猿复杂 C.灵长类动物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D.人类位于灵长类动物进化的最高等级 解析:据进化历程图可知,人类与大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 4.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结核杆菌等病菌中出现了对多种抗生素不再敏感的“超级细菌”。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中,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B ) A.细菌群体中本来就有耐药菌和不耐药菌 B.滥用抗生素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的变异 C.滥用抗生素使细菌群体中耐药菌的比例增加 D.“超级细菌”是抗生素对细菌定向选择的结果 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细菌群体中本来就有耐药菌和不耐药菌,抗生素只是起了选择作用,使得耐药菌生存并繁殖下去,把不耐药菌淘汰掉。 5.科学家对南方古猿化石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南方古猿是最早的原始人类,而不是原始类人猿。其主要依据是( A ) A.能两足直立行走 B.能使用工具 C.脑容量比原始类人猿大 D.骨骼与人相似 解析:南方古猿是最早的原始人类,而不是原始类人猿,其主要依据是南方古猿能两足直立行走。 6.达尔文指出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已经灭绝的某些古猿进化而来的。从森林古猿到人类的漫长进化历程中,下列描述你认同的是( C ) A.现存条件下,现代的类人猿还可以进化为人类 B.能否学会用火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C.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于古猿最直接的证据 D.进化过程通常分为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7.下列诗句中描述的现象与其对应的影响因素不匹配的是( C ) 选项 诗句 影响因素 A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温度 B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光照 C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土壤 D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水分 解析: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8.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许多蚂蚁一起向一只大型昆虫进攻,捕猎成功后一起把它搬运到巢穴中,蚂蚁间的关系属于( C ) A.竞争关系 B.捕食关系 C.合作关系 D.共生关系 9.下列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相关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D ) A.鸭子的脚上有脚蹼,使鸭子在划水时更省力,这属于生物适应环境 B.被石头长期压着的草,其叶子是黄白色的,这属于环境影响生物 C.有蚯蚓生活的土壤更加肥沃,这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D.北极熊为了抵御寒冷,其皮下具有厚厚的脂肪,这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10.利用一个玻璃瓶、一些小摆件,加上苔藓、蕨类等植物和培养基质,一个漂亮的微景观瓶就制作好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该微景观瓶要放置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